作者:banjian77 時間:2022-09-16 來源:互聯網
為提高京東國際食品接觸類產品的總體品質,更好地規范供應商和商家的商品品質,特擬定京東國際食品接觸類產品技術規范(或簡稱“本規范”)。
本規范規定了京東國際食品接觸產品的通用安全要求。
本規范適用于通過跨境保稅和直郵貿易模式在京東國際銷售的食品接觸類產品。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4806.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奶嘴
GB 4806.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搪瓷制品
GB 4806.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陶瓷制品
GB 4806.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玻璃制品
GB 4806.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
GB 4806.9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
GB 4806.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涂料及涂層
GB 4806.1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橡膠材料及制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Japan Food Sanitation Law 370
The Household Goods Quality Labeling Act
Specifications and Standards for Foods, Food Additives, etc. Under the Food Sanitation Act (Abstract) 2010
(EC) No 1935/2004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CM/Res(2013)9 Metal and alloys for food contact materials and articles
(EU) No 10/2011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and its amendments
84/500/EEC ceramic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and its amendments
ISO 4531:2018 Vitreous and porcelain enamels — Release from enamelled articles in contact with food — Methods of test and limits
AP (2004) 1 on coating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AP (2005) 2 on packaging inks applied to the non-food contact surface of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93/11/EEC N-nitrosamines and n-nitrosatable substances from elastomer or rubber teats and soothers
AP (2004) 4 on rubber product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AP (2004) 5 On silicones used for food contact applications
AP (2002)1 on paper and board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Paper and board used in food contact materials and articles (EDOM 2021)
(EC)No 1895/2005 on the restriction of use of certain epoxy derivatives in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Directive 2001/95/EC
19 CFR 134,16 CFR 500 & UPLR
US FDA CFR 21 PART 175 INDIRECT FOOD ADDITIVES: ADHESIVES AND COMPONENTS OF COATINGS
US FDA CFR 21 PART 176 INDIRECT FOOD ADDITIVES: PAPER AND PAPERBOARD COMPONENTS
US FDA CFR 21 PART 177 INDIRECT FOOD ADDITIVES: POLYMERS
US FDA CFR 21 PART 178 INDIRECT FOOD ADDITIVES: ADJUVANTS, PRODUCTION AIDS AND SANITIZERS
US FDA CFR 21 PART 180 FOOD ADDITIVES PERMITTED IN FOOD OR IN CONTACT WITH FOOD ON AN INTERIM BASIS PENDING ADDITIONAL STUDY
US FDA CFR 21 PART 181 PRIOR-SANCTIONED FOOD INGREDIENTS
US FDA CFR 21 PART 182 SUBSTANCE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US CMA (Cookware Manufacturer Association) specification
US FDA CPG Sec. 545.500 (CPG 7117.05) Silver-Plated Hollowware-Lead Contamination
US FDA CPG Sec. 545.400 (CPG 7117.06) Pottery (Ceramics); Import and Domestic - Cadmium Contamination
US FDA CPG Sec. 545.450 (CPG 7117.07) Pottery (Ceramics); Import and Domestic - Lead Contamination
US SGCD(the Society of Glass and Ceramic Decorators) specification
Commerce (Trade Descriptions) Act & Regulations - Trade Description
Health (Food Hygiene) Regulations 1993
Standard 1.4.3 Articles and Materials in Contact with Food
Customs (Prohibited Imports) Regulations 1956
AS 2070:1999 Plastics materials for food contact use
**條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各種已經或預期可能與食品或食品添加劑接觸、或其成分可能轉移到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食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貯存、銷售和使用過程中用于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工具和設備,及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食品的油墨、粘合劑、潤滑油等,不包括洗滌劑、消毒劑和公共輸水設施。
第二條 復合材料及制品
由不同材質或相同材質材料通過粘合、熱熔或其他方式復合而成的兩層或兩層以上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第三條 組合材料及制品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材質或相同材質的材料以裝配、焊接、鑲嵌等方式組合而成的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第四條 總遷移量
從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中遷移到與之接觸的食品模擬物中的所有非揮發性物質的總量,以每千克食品模擬物中非揮發性遷移物的毫克數(mg/kg),或每平方分米接觸面積遷出的非揮發性遷移物的毫克數(mg/dm2)標示。對嬰幼兒專用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以mg/kg表示。
第五條 特定遷移量
從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中遷移到與之接觸的食品或食品模擬物中的某種或某類物質的量,以每千克食品或食品模擬物中遷移物質的毫克數(mg/kg),或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與食品或食品模擬物接觸的每平方分米面積中遷移物質的毫克數(mg/dm2)表示。
第六條 采購地的技術法規或標準
根據附錄A的規定,確定的商品所適用的采購地的技術法規或標準。
**條 一般要求
因各國家及地區食品接觸類產品的法律技術法規存在一些差異性,通過跨境保稅和直郵貿易模式在京東國際銷售的食品接觸類產品應符合采購地的技術法規及標準的規定,并且滿足我國相關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規定。
第二條 標簽標識要求
標簽標識是直接體現給終端消費者反映商品實際情況的說明性文件,各個國家的技術法規及標準的差異性較大,且不同產品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故無法使用一套標準來規定食品接觸產品的標識要求。通過跨境保稅和直郵貿易模式在京東國際銷售的食品接觸產品的標簽標識至少應符合采購地的技術法規及標準的規定。以下表1匯總了目前全球主要市場的食品接觸產品的標簽標識的*低要求,具體的要求可查詢相關的技術法規或標準原文。
表1 全球主要市場食品接觸產品的標簽標識要求
標識內容 | 中國 | 日本 | 歐洲 | 美國 | 澳洲 |
產品名稱 | ● | ● | ● | ● | ● |
材質 | ● | ● |
|
| ● |
符合性聲明 | ● |
| ● |
|
|
生產者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 | ● | ● | ● | ● | ● |
原產地 | ● |
| ● | ● | ● |
生產日期 | ● |
| ● |
|
|
食品接觸用標志 | ● |
| ● |
|
|
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 ● |
|
|
|
|
保質期 | 〇 |
|
|
|
|
產品規格、型號 (容積、尺寸、凈含量等) | 〇 | ● | ● | ● | ● |
等級 | 〇 |
|
|
|
|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 〇 | ● |
|
|
|
保溫性能 |
| ● |
|
|
|
語言 | 簡體中文 | 日文 | 官方語言 | 英語 | 英語 |
注: 00001. ●-技術法規或標準規定的強制性內容;〇-特定產品應標注的內容,根據產品及其對應技術法規或標準的具體情況而定; 00002. 中國市場是針對進口食品接觸產品的標簽標識要求,非進口產品請查詢相關的技術法規或標準; 00003. 日本市場是以保溫壺為例的標簽標識要求,其他產品請查詢相關的技術法規或標準。 |
備注:
00001. 各國家及地區關于標簽標識的技術法規或標準見下列匯總內容,對于技術法規或標準內容的變化供應商及商家應自行關注,京東國際不再另行通知。
國家或者地區 | 技術法規或標準 |
中國 | GB 4806.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
日本 | The Household Goods Quality Labeling Act |
歐洲 | Directive 2001/95/EC Regulation (EC) No 1935/2004 |
美國 | 19 CFR 134 16 CFR 500 & UPLR |
澳洲 | Commerce (Trade Descriptions) Act & Regulations - Trade Description |
第三條 通用安全要求
(一)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的通用安全要求包括總遷移量、特定遷移量、有害物質及微生物等要求,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在滿足我國相關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規定外,還應滿足各個品牌商自身的要求。如果品牌商無特別要求,京東國際確定以符合采購地的技術法規及標準的規定及我國相關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規定為*低要求,以下表2匯總了目前全球主要市場的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的主要理化要求,詳盡的要求可查詢相關的技術法規或標準原文。
(二)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的總遷移量、特定遷移量、有害物質及微生物等的檢驗評價要求見附錄B的規定。
表2 全球主要市場食品接觸材料及其制品內在質量主要要求
材料類別 | 測試項目 | 中國 | 日本 | 歐洲 | 美國 | 澳洲 |
金屬及合金 | 砷(As) | ● | 〇 | ● |
| 〇 |
鉻(Cr) | ● |
| ● | 〇 | 〇 | |
鉛(Pb) | ● | ● | ● | 〇 | 〇 | |
鎘(Cd) | ● | 〇 | ● |
| 〇 | |
鎳(Ni) | ● |
| ● |
| 〇 | |
銻(Sb) |
| ● | ● |
| 〇 | |
銅(Cu) |
|
| ● |
| 〇 | |
鋅(Zn) |
|
| ● |
| 〇 | |
鋁(Al) |
|
| ● |
| 〇 | |
鈷(Co) |
|
| ● |
| 〇 | |
鐵(Fe) |
|
| ● |
| 〇 | |
錳(Mn) |
|
| ● |
| 〇 | |
鉬(Mo) |
|
| ● |
| 〇 | |
銀(Ag) |
|
| ● |
| 〇 | |
錫(Sn) |
|
| ● |
| 〇 | |
釩(V) |
|
| ● |
| 〇 | |
鋇(Ba) |
|
| ● |
| 〇 | |
鈹(Be) |
|
| ● |
| 〇 | |
鋰(Li) |
|
| ● |
| 〇 | |
汞(Hg) |
|
| ● |
| 〇 | |
鉈(Tl) |
|
| ● |
| 〇 | |
成分分析 |
|
|
| 〇 |
| |
涂層 | 總遷移量 | ● |
| ● |
|
|
高錳酸鉀消耗量 | ● |
|
|
|
| |
重金屬(以鉛計) | ● |
|
|
|
| |
雙酚A遷移量 |
|
| 〇 |
|
| |
苯酚遷移量 |
| 〇 |
|
|
| |
甲醛遷移量 |
| 〇 |
|
|
| |
蒸發殘渣 |
| 〇 |
|
|
| |
氯乙烯 |
| 〇 |
|
|
| |
環氧氯丙烷 |
| 〇 |
|
|
| |
水/乙醇/正庚烷提取物中氯仿可溶組分 |
|
|
| ● | ● | |
橡膠(不包括橡膠奶嘴) | 總遷移量 | ● |
| ● |
|
|
高錳酸鉀消耗量 | ● |
|
|
|
| |
重金屬(以鉛計) | ● | ● |
|
|
| |
鋅遷移量 |
| ● |
|
|
| |
亞硝胺及亞硝胺類物質 |
|
| ● |
|
| |
芳香胺 |
|
| ● |
|
| |
鉛含量 |
| ● |
|
|
| |
鎘含量 |
| ● |
|
|
| |
2-巰基咪唑啉 |
| ● |
|
|
| |
酚遷移量 |
| ● |
|
|
| |
甲醛遷移量 |
| ● |
|
|
| |
色牢度遷移 |
| ● |
|
|
| |
蒸發殘渣 |
| ● |
|
|
| |
水/乙醇/正庚烷提取物中氯仿可溶組分 |
|
|
| 〇 | 〇 | |
水/正己烷提取物 |
|
|
| ● | ● | |
橡膠奶嘴
| 總遷移量 | ● |
| ● |
|
|
高錳酸鉀消耗量 | ● |
|
|
|
| |
重金屬(以鉛計) | ● | ● |
|
|
| |
鋅遷移量 | ● | ● |
|
|
| |
亞硝胺及亞硝胺類物質 | ● |
| ● | ● | ● | |
2,6-二-叔丁基對甲苯酚遷移量 | ● |
|
|
|
| |
2,2‘-亞甲基雙-(4-甲基-6-叔丁基苯酚)遷移量 | ● |
|
|
|
| |
揮發性物質 | ● |
|
|
|
| |
芳香胺 |
|
| ● |
|
| |
鉛含量 |
| ● |
|
|
| |
鎘含量 |
| ● |
|
|
| |
苯酚遷移量 |
| ● |
|
|
| |
甲醛遷移量 |
| ● |
|
|
| |
蒸發殘渣 |
| ● |
|
|
| |
水/乙醇/正庚烷提取物中氯仿可溶組分 |
|
|
|
|
| |
塑料 | 總遷移量 | ● |
| ● |
|
|
高錳酸鉀消耗量 | ● | ● |
|
|
| |
重金屬(以鉛計) | ● | ● |
|
|
| |
脫色試驗 | ● |
|
|
|
| |
特定遷移量 | 〇 | 〇 | 〇 |
|
| |
*大殘留量 | 〇 | 〇 | 〇 |
|
| |
可溶性重金屬(Ba, Co, Cu, Fe, Li, Mn, Zn, Al, Ni, Sb, As, Cd, Cr, Hg, Pb, Eu, Gd, La, Tb) |
|
| ● |
|
| |
芳香胺 |
|
| ● |
|
| |
鉛含量 |
| ● |
|
|
| |
鎘含量 |
| ● |
|
|
| |
蒸發殘渣 |
| ● |
|
|
| |
顏色遷移 |
| ● |
|
|
| |
熔點 |
|
|
| 〇 | 〇 | |
密度 |
|
|
| 〇 | 〇 | |
水/乙醇/正庚烷提取物中氯仿可溶組分 |
|
|
| 〇 | 〇 | |
溶劑提取物總量 |
|
|
| 〇 | 〇 | |
陶瓷、玻璃 | 鉛 | ● | ● | ● | ● | ● |
鎘 | ● | ● | ● | ● | ● | |
搪瓷 | 重金屬遷移(Al/Ag/AS/Ba/Cd/Co/Cr/Cu/Li/Mn/Mo/Ni/Pb/Sb/V/Zn) |
|
| ● |
|
|
鉛 | ● | ● | 〇 | ● | ● | |
鎘 | ● | ● | 〇 | ● | ● | |
木 | 五氯苯酚 |
|
| ● | ● | ● |
甲醛 |
|
| ● |
|
| |
竹 | 五氯苯酚 |
|
| 〇 |
|
|
甲醛 |
|
| 〇 |
|
| |
水/乙醇/正庚烷提取物中氯仿可溶組分 |
|
|
| 〇 | 〇 | |
紙及紙板 | 鉛含量 | ● |
|
|
|
|
砷含量 | ● |
|
|
|
| |
鎘含量 |
|
|
|
|
| |
汞含量 |
|
|
|
|
| |
甲醛 | ● |
|
|
|
| |
熒光性物質 | ● | ● | ● |
|
| |
抗菌劑 |
|
| ● |
|
| |
總遷移量 | ● |
| 〇 |
|
| |
高錳酸鉀消耗量 | ● |
|
|
|
| |
重金屬(以鉛計) | ● |
|
|
|
| |
大腸菌群 | ● |
|
|
|
| |
沙門氏菌 | ● |
|
|
|
| |
霉菌 | ● |
|
|
|
| |
五氯苯酚 |
|
| 〇 |
|
| |
水/乙醇/正庚烷提取物中氯仿可溶組分 |
|
|
| ● | ● | |
顏色遷移 |
| ● | ● |
|
| |
PCB content |
| ● |
|
|
| |
特定遷移 |
|
| ● |
|
| |
注: 1、●-技術法規或標準規定的強制性內容;〇-可選內容,根據產品及技術法規或標準的具體情況而定 2、各材質的實際管控項目和限值應以相關技術法規和標準為準。各材質的原料要求詳見相關技術法規和標準。 3、各技術指標的適用性具體詳見適用的技術法規或標準。 |
備注:
00001. 各主要國家及地區關于內在質量的技術法規或標準見下列匯總內容,對于技術法規內容的變化供應商及商家應自行關注,京東國際不再另行通知。
國家或者地區 | 技術法規或標準 |
中國 | GB 4806系列標準 |
日本 | Specifications and Standards for Foods, Food Additives, etc. Under the Food Sanitation Act (Abstract) 2010 Japan Food Sanitation Law 370 |
歐洲 | (EC) No 1935/2004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CM/Res(2013)9 Metal and alloys for food contact materials and articles (EU) ****0/2011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and its amendments 84/500/EEC ceramic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and its amendments ISO 4531:2018 Vitreous and porcelain enamels — Release from enamelled articles in contact with food — Methods of test and limits AP (2004) 1 on coating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AP (2005) 2 on packaging inks applied to the non-food contact surface of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93/11/EEC N-nitrosamines and n-nitrosatable substances from elastomer or rubber teats and soothers AP (2004) 4 on rubber product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AP (2004) 5 On silicones used for food contact applications AP (2002)1 on paper and board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Paper and board used in food contact materials and articles (EDOM 2021) (EC)No 1895/2005 on the restriction of use of certain epoxy derivatives in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
美國 | US FDA CFR 21 PART 175 INDIRECT FOOD ADDITIVES: ADHESIVES AND COMPONENTS OF COATINGS US FDA CFR 21 PART 176 INDIRECT FOOD ADDITIVES: PAPER AND PAPERBOARD COMPONENTS US FDA CFR 21 PART 177 INDIRECT FOOD ADDITIVES: POLYMERS US FDA CFR 21 PART 178 INDIRECT FOOD ADDITIVES: ADJUVANTS, PRODUCTION AIDS, AND SANITIZERS US FDA CFR 21 PART 180 FOOD ADDITIVES PERMITTED IN FOOD OR IN CONTACT WITH FOOD ON AN INTERIM BASIS PENDING ADDITIONAL STUDY US FDA CFR 21 PART 181 PRIOR-SANCTIONED FOOD INGREDIENTS US FDA CFR 21 PART 182 SUBSTANCE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US CMA (Cookware Manufacturer Association) specification US FDA CPG Sec. 545.500 (CPG 7117.05) Silver-Plated Hollowware-Lead Contamination US FDA CPG Sec. 545.400 (CPG 7117.06) Pottery (Ceramics); Import and Domestic - Cadmium Contamination US FDA CPG Sec. 545.450 (CPG 7117.07) Pottery (Ceramics); Import and Domestic - Lead Contamination US SGCD (the Society of Glass and Ceramic Decorators) specification
|
澳洲 | Health (Food Hygiene) Regulations 1993 Standard 1.4.3 Articles and Materials in Contact with Food Customs (Prohibited Imports) Regulations 1956 AS 2070:1999 Plastics materials for food contact use |
第三條 其他要求
食品接觸類產品不得為DPAC、RAPEX、CPSC、ACCC等任何國家或地區政府監管部門曾責令市場主體(品牌商或生產商等)進行過召回的商品。
京東國際在日常的質量管理或者海關、市場監督部門、消費者協會組織等風險監測、監督抽查過程中發現產品存在不合格的情況,京東國際將按照相關的合同約定、平臺管理規范進行違規處罰,包括但不限于下架商品、刪除商品、退貨退運、調整供應商等級等一系列管理措施。
第六章 附則
**條 京東國際開放平臺商家的行為,發生在本管理規則生效之日以前的,適用當時的規則。發生在本管理規則生效之日以后的,適用本規則。
第二條 京東國際開放平臺可根據平臺運營情況隨時調整本管理規則并以京東國際開放平臺公告的形式向商家公示;商家入駐京東國際開放平臺即表示接受京東國際開放平臺其后不時調整、頒布的管理規則。
第三條 商家應遵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規范性文件。對任何涉嫌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等規范性文件的行為,本規則已有規定的,適用于本規則。本規則尚無規定的,京東國際開放平臺有權酌情處理。但京東國際開放平臺對商家的處理不免除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商家在京東國際開放平臺的任何行為,應同時遵守與京東國際及其關聯公司簽訂的各項協議;如有違約即視為對本規則的違反。
第四條 本規則于2021年10月11日新增,2021年10月18日生效。
附錄A
采購地技術法規或標準的確認方法
A.1 為明確商品適用的技術法規或標準,京東國際確定以采購地作為**的適用依據,采購地的技術法規或標準的確定條件包括但不限于:
· 商品標識上有明確注明的適用技術法規或者標準;
· 商品標識上有明確注明的適用國家或者地區;
· 商品標識上無明確的適用國際或地區,按照如下提及的貿易采購訂單及相關條件來確定:
a. 采購類型:跨境保稅1210、直郵貿易9610;
b. 采購方式:FOB(2010版)、EX WORKS(2010版)、CIF(2010版)、DDU(2000版);
c. 采購國;
d. 起運港口;
e. 抵運港口。
A.2 確定采購地的示例說明
采購地確定條件 | 確定的采購地 | ||||
采購類型 | 采購方式 | 采購國 | 起運港口 | 抵運港口 | |
跨境保稅 | EX WORKS(2010版) | 法國 | 鹿特丹 | 上海 | 法國 |
直郵貿易 | CIF(2010版) | 意大利 | 米蘭 | 香港 | 意大利 |
附錄B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的通用安全檢驗評價要求
食品接觸材料制品的通用安全主要是涉及總遷移量、特定遷移量、有害物質及微生物等,結合歷年來國家監督抽查、質量調查、突發事件以及比較試驗,京東國際制定并開展食品接觸材料制品中總遷移量、特定遷移量、有害物質及微生物等的檢驗評價要求,但是這并不代表京東國際不關注在法規中明確禁限用的成分的要求,京東國際將結合中國、日本、歐盟、美國、澳洲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變化情況及召回情況進行不定期的調整該安全檢驗評價要求。
B.1 食品接觸材料制品的檢驗評價要求
B.1.1 搪瓷制品
序號 | 項目 | 要求及方法 |
1 | 鉛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搪瓷制品》 GB 4806.3-2016 |
2 | 鎘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搪瓷制品》 GB 4806.3-2016 |
B.1.2 陶瓷制品
序號 | 項目 | 要求及方法 |
1 | 鉛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陶瓷制品》 GB 4806.4-2016 |
2 | 鎘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陶瓷制品》 GB 4806.4-2016 |
B.1.3 玻璃制品
序號 | 項目 | 要求及方法 |
1 | 鉛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玻璃制品》 GB 4806.5-2016 |
2 | 鎘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玻璃制品》 GB 4806.5-2016 |
B.1.4 塑料制品
序號 | 項目 | 要求及方法 |
1 | 感官要求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2 | 總遷移量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3 | 高錳酸鉀消耗量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4 | 重金屬(以Pb計)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5 | 脫色試驗(限添加了著色劑的產品)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6 | 特定遷移量(以銻計)(限PET材質)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7 | 游離酚特定遷移量(蒸餾水)(限PC材質)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8 | 特定遷移總量(以己內酰胺計)(限PA材質)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9 | 氯乙烯特定遷移量(限PVC材質)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10 | 特定遷移總量(以甲醛計)(限MF材質)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11 | 三聚氰胺特定遷移量(限MF材質)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12 | 特定遷移總量(以對苯二甲酸計)(限PET材質)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13 | 特定遷移總量(以乙二醇計)(限PET材質)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14 | 1,3-丁二烯特定遷移量(限有丁二烯單體的聚合物)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15 | 苯乙烯和乙苯殘留量(限PS材質)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16 | 鄰苯類增塑劑特定遷移量(限PVC材質)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B.1.5 金屬制品
序號 | 項目 | 要求及方法 |
1 | 砷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 GB 4806.9-2016 |
2 | 鎘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 GB 4806.9-2016 |
3 | 鉛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 GB 4806.9-2016 |
4 | 鉻a b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 GB 4806.9-2016 |
5 | 鎳b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 GB 4806.9-2016 |
注: · a.馬氏體不銹鋼材料及制品不檢測鉻; · b.僅限不銹鋼制品,其他金屬材料及制品不測 |
B.1.6 橡膠制品
序號 | 項目 | 要求及方法 |
1 | 總遷移量a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橡膠材料及制品》 GB 4806.11-2016 |
2 | 高錳酸鉀消耗量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橡膠材料及制品》 GB 4806.11-2016 |
3 | 重金屬(以Pb計)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橡膠材料及制品》 GB 4806.11-2016 |
注:a.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確認檢測條件 |
B.1.7 帶涂層的制品
序號 | 項目 | 要求及方法 |
1 | 總遷移量a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涂料及涂層》 GB 4806.10-2016 |
2 | 高錳酸鉀消耗量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涂料及涂層》 GB 4806.10-2016 |
3 | 重金屬(以Pb計)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涂料及涂層》 GB 4806.10-2016 |
注:a.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確認檢測條件 |
B.2 檢驗檢測要求
B.2.1 檢測方法原則上應采用我國國家標準。
B.2.2 檢測結果判定:我國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要求高于采購地技術法規要求時,應按我國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判定結果,且應說明對于采購地技術法規的符合性情況。如果采購地技術法規要求高于我國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時,僅按我國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進行結果的判定。
B.2.3 根據上述原則進行檢測結果的判定結論為不符合我國強制性國家標準時,應確認采購地的技術法規所采用的檢測方法標準與我國檢測方法標準是否存在重大差異。如存在重大差異,應采用采購地的技術法規所指定的檢測方法標準來確定結果的符合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