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0-14 來源:互聯網
一、國防計量的發展歷程
國防計量是軍事計量和國防軍工計量的統稱,是隨著武器裝備技術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1955年開始的“兩彈一星”工程開啟了國防**技術系統的計量工作,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引進了一批當時比較先進的計量設備,補充了大量科技人員。
1964年經中央軍委決定,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國防科委”)成立了標準計量局,負責全面規劃計量工作,協調國防科技的計量管理。
1982年成立國防科工委,將國防科技的技術基礎工作統一管理起來。
1998年成立了總裝備部,確立了新的裝備體制,計量工作作為軍隊系統一項重要的技術基礎工作,正式冠以“軍事計量”這樣一個特定稱謂,成為國防計量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國防科工委的機構設置被取消,成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
經過50多年的不懈努力,國防計量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情,制定并貫徹了我國自己的軍用標準;建立起使用、科研、生產統一的計量傳遞體系,有效地保證了科研、試驗、生產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為我軍戰斗力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新時期軍地計量融合的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計量工作軍民結合、軍地融合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
一方面,國防計量在國家計量戰略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國家、部門計量的基礎和成果,通過建立和完善國防計量協作體系,積*探索建立由軍地雙方計量機構共同參加、軍隊計量機構為主導,以專業為紐帶的軍地計量協作體系的可行性與方法。借助北京、上海、成都等區域中心在計量技術機構質量和數量上的優勢,形成完整配套的計量保障體系,實現區域覆蓋的軍民計量一體化目標,是國防計量的發展趨勢。
另一方面,國防計量起步早,計量標準準確度高,尤其是在一些領域的專長能夠滿足地方工業計量的特殊要求,突破地方經濟發展的瓶頸。國防計量部門利用現有力量為國民經濟、地方建設服務,軍民聯合協作,充分發揮軍用和民用計量測試設備、計量技術人員的作用,減少重復投資和浪費,促進計量工作發展。實踐證明,軍民結合不僅有迫切的現實需要,在促進計量科研、經濟發展的工作中,也不乏碩果累累的合作范例。
三、軍地計量融合的前景——看國防計量對我國“ 大飛機”項目的借鑒
大飛機是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一次航程達到3000公里或載客150人以上的軍用、民用飛機的泛稱。隨著民用航空快速發展和國防現代化步伐加快,中國對大型飛機的需求日益緊迫。從國際經驗看,自主研制大型飛機發展有市場競爭力的航空產業,對于帶動科技發展、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
1. 國防計量在項目管理上的經驗教訓
以國防計量的經驗為例,我們在引進國外高性能作戰、運輸飛機時走過一段彎路,由于我國航空工業基礎比較薄弱,在引進之初,因為缺少經驗,沒有同期引進配套的計量和檢測手段,導致飛機的維護和檢測十分不便:明明部件有問題,但苦于無法給出檢測依據,既無法索賠又不能維護,只好送回原廠維修。計量工作跟不上,給國防建設帶來經濟損失不說,還會直接影響部隊戰斗力的形成。因此,計量工作必須貫徹新裝備研制的全過程和全壽命,這是我軍裝備發展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大飛機”的組成包括電氣系統、飛行操縱系統、儀表顯示系統、通信系統、導航系統、液壓系統、火警探測和滅火系統、警告系統、氧氣系統、空調和增壓系統、發動機和機翼防冰系統、起落架系統、燈光系統以及燃油系統等,任何一個系統的正常運行都離不開計量保障工作。“大飛機”項目系統復雜,以機載設備為例,既有國內研制,又有國際采購,要保證“大飛機”項目的質量,從源頭開始就要抓好計量工作,只有每臺設備都做到檢得了修得好,才能保證整個系統工程的質量。
2. 國防計量對“大飛機”項目的幾點借鑒
隨著我軍高科技武器裝備的不斷列編,裝備的計量保障體系也隨之不斷發展完善,以軍事航空計量領域為例,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和難點。
(1)“黑盒子”類原位檢測設備帶來的檢測難題不容忽視
所謂“黑盒子”是指內部構造和原理無法獲知的檢測設備。隨著航空檢測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載設備檢測不再需要從飛機上拆下,而是采用原位檢測的方法確認其功能是否正常。例如,海軍引進的某型運輸機,隨機配套的就有很多“黑盒子”式的原位檢測設備,由于這些“黑盒子”的計量參數未知,且生產廠商以技術秘密為由拒絕提供設備原理,導致這類設備的狀態好壞長期無法確認。
(2)綜合自動測試設備(ATE)性能的計量難題還沒有很好地解決
由于機載航電設備系統復雜,為了提高檢測效率和自動化程度,國內外相繼開發了很多綜合自動測試設備(ATE),這些設備將無線電、通信、電學、機械等專業儀器集成在一起,能夠按照設定好的程序自動開展機載設備的檢測工作。但是,當前這種綜合自動測試設備(ATE)的性能如何計量還沒有很好地解決:系統中的每臺儀器設備單獨溯源都沒有問題,每臺儀器設備的技術性能好壞也能檢測。但是把這些設備集成在一起,綜合性能就無法評定:由于儀器和儀器之間各種信號連接器的存在,再加上被檢測機載設備專用的接入適配器,導致信號(尤其是高頻、微弱信號)在從儀器到達被檢測機載設備的過程中,引入了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綜合自動測試設備(ATE)性能評定的難題也一直沒有解決。
(3)科研院所、生產廠研制的特殊檢測裝置的計量要求不能放松
由于航空機載設備很多是進口設備,且不具備通用性,為了完成這些設備的檢測工作,軍方也嘗試委托廠家或科研院所研制這些機載設備的檢測裝置,這些自行研制的檢測裝置具有集成度高、專用性強、價格昂貴的特點。但是如果在研制計劃下達之初不強調計量要求,這些自行研制的設備就會變成國產的“黑盒子”,計量溯源都非常困難。
3. 軍地計量融合共同助力國產“大飛機”早日騰飛
要做好“大飛機”計量保障工作,借鑒國防計量的理念,**要在思想上提高對計量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把計量保障視為確保“大飛機”項目安全實施的生命線,通過規章制度的制定從源頭打好基礎,把計量工作的要求分解落實到“大飛機”項目的每個環節,讓計量工作貫穿“大飛機”項目全過程、全壽命。
要做好“大飛機”計量保障工作,軍地計量融合是一條捷徑。一方面軍隊計量技術機構(尤其是航空計量技術機構)在長期的航空裝備計量和保障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開展了一些**特色的檢測項目,加強軍地計量技術機構之間的聯系,對于吸收軍事計量在航空飛行器保障方面的經驗,明確“大飛機” 項目計量保障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大飛機”項目完成后,軍方必定是國產大飛機的重要用戶,因此在計量保障工作上,航空計量機構與地方計量技術機構完全可以開展合作走在前面,軍地雙方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取長補短,互相借鑒,共同提高,可以少走彎路,節約資源,減少浪費。
轉載自中國計量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