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0-19 來源:互聯網
眾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飲用水質的優劣與人們的身體健康是密切相關的。大部分家庭常備的飲用水還是用自來水煮的白開水。家里用的自來水是否真正“達標”,一直是人們心中的疑慮。但是近年來的水污染消息頻頻見諸報道,讓人懸起的心,很難放下。
早在2012年自來水新國標強制執行前,就有記者曾探訪過太原市自來水公司。報道以太原市為例,該市自來水公司水質處處長史曉冬詳細介紹了自來水的生產過程,稱太原所有的自來水都是經過水源、水廠、輸配管網三道關卡,再經國家要求的106項指標檢測全部合格后,才*終流向千家萬戶。文中還提到了一臺價值150余萬元的水質檢測儀器。
自來水新國標落實一推再推
通過這些精密高端儀器的層層檢測后流出的自來水,就真的“合格”嗎?有媒體統計,從2014年1月至3月,全國范圍內媒體報道過的自來水異味事件已達10起,分布于多個城市。比自來水異味更怪異的是,在這10起自來水異味事件中,居然有6起是“水質檢測達標”,明確找出污染源的只有2起。
生活飲用水新國標為強制性標準,在2007年就已實施,不達標的飲用水生產企業將受到行政執法部門的制止和處罰。因考慮檢測能力不足,標準設立了五年過渡期,全部指標計劃于2012年7月1日實施。而今大限已過,衛生部卻給出了另外的時間表:到2015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對106項指標的檢測能力才能實行全覆蓋。
住建部在全國40多個城市設有供水水質監測中心,其中已有20多個具備全指標檢測能力,檢測能力強于衛生系統。不過,衛生系統認為自己是第三方監督機構,住建系統的水質監測中心和水廠是“一家人”,屬于“行業”監管。而衛生部門由于缺乏資金,檢測體系遲遲不能完善。
第三方水質檢測體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媒體不斷呼吁由第三方檢測機構介入城市供水監測中,城市供水第三方檢測的招標信息開始頻繁出現。包括溫州、上海、廣州、深圳、銀川等多個城市均就城市供水發出招標邀請。
預計在今后的一兩年內,全國性的城市供水第三方檢測將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在水源地水質監測、排污和污水處理檢測、自來水廠生產監測以及二次供水管網監測、對管網材料以及二次儲水設備的升級和改造,都將產生大量檢測需求。突然爆發出的第三方檢測需求,將在持續的高增長之后,成為穩定的第三方檢測市場業務。據相關網站分析預測,全國城市供水檢測相關市場的潛力將達到100億元/年。
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必將吸引各路資本的爭相涌入,在吸引市場注意的同時,也在提醒市場,如何更好地利用第三方檢測使現有的自來水水質得到真正改善,才是公共財政支出真正普惠于民的關鍵。作為一名普通的消費者,我們只希望相關政府在水質安全管理問題上能夠下足功夫,讓大家都能喝到一口放心的安全水。
摘自中國分析儀器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