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0-19 來源:互聯網
“自來水有氯致癌”,近日,這條聲稱宣武醫院齊教授發布的信息在微信圈里廣為流傳。去年7月31日,宣武醫院官方微博對此進行了澄清,表示宣武醫院沒有所謂的齊教授。將近一年時間了,沒想到這則謠言竟然越傳越廣,讀者紛紛致電本報“生活實驗室”欄目,希望獲知真相。自來水中的氯到底有多少?對人體 會不會造成傷害?記者在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環保組王喆老師的幫助下,對自來水中的余氯含量進行了測量。
謠言:自來水中的余氯有害?
“用鍋蒸煮東西時,一定要用開水,或是過濾后的水。因為如果直接用自來水,自來水里有氯,加熱后,由于蓋著鍋蓋,氯全部包覆在食物上,而氯有致 癌的危險。”這則署名齊教授的謠言在朋友圈里廣為流傳,去年7月31日,宣武醫院官方微博曾對此進行了辟謠,并表示醫院雖然有兩位姓齊的醫生,但經過調查,這兩名醫生和謠言里的齊教授沒有任何關聯。
實驗:測量自來水中余氯含量
記者在上網搜尋謠言的過程中發現,有些轉發謠言的賬號經常給一些自來水過濾器產品做廣告。盡管這條聳人聽聞的謠言被多家媒體辟謠了,可是依然廣泛流傳。
眾所周知,目前自來水*常用的滅菌手段是加氯。因此,自來水中或多或少會含有一定量的氯,那么這些余氯的含量有多少呢?記者來到了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環保組。
做實驗的是環保組的王喆老師,她先倒取20毫升自來水,使用余氯檢測試劑,將其緩緩滴入自來水中,然后進行搖勻處理。在靜置了三分鐘后,原本透 明的水開始發生變化,變成了淡淡的黃綠色,經過和色卡的比色,記者發現,自來水中余氯的含量介于每升0.025毫克和0.05毫克之間。
隨后,王喆將這些自來水倒入鍋中進行加熱處理,5分鐘后,水開始沸騰,當水沸騰5分鐘后,王喆取出20毫升的水進行測量。經過和色卡比對,記者發現,余氯的含量為每升0.025毫克。
在第三組實驗中,王喆對瓶裝礦泉水的余氯進行測量,經過色卡比對顯示,礦泉水水樣的顏色幾乎是透明的。
結論:余氯含量低不會致癌
經過測量發現,無論是從自來水管中直接取水,還是悶在鍋里燒開后,水中的余氯含量都很低。尤其是當水煮開后,水中的余氯濃度下降更明顯。王喆告 訴記者,氯氣與水發生反應,會生成次氯酸與鹽酸。而這樣的反應是可逆的,因此在對自來水加熱后,水中的鹽酸和次氯酸還會反應,生成氯氣,隨著自來水被煮 開,這些氯氣會順著鍋的縫隙溜走。
王喆說,雖然氯氣和植物中的有機酸能夠發生反應形成三氯甲烷等物質,而三氯甲烷被證實是已知致癌物質,但是這樣的反應需要大量的氯氣才能進行,而自來水中的氯達不到這樣高的濃度。因此,對于水中的余氯,大家完全不用擔心。
食品工程博士、果殼網科普作家云無心的一篇科普文章里也指出,2007年,《突變研究》(Mutation Research)上發表了一篇綜述,總結了過去30年中各種飲用水殺菌方式所產生的副產物,總共有85種,其中有11種在美國被列為受控指標。而其它的 74種缺乏足夠的數據來評估它們對健康的影響,也就無法設立安全標準。盡管如此,WHO等機構認為這些滅菌副產物帶來的“可能風險”比不滅菌導致的“真實 風險”要低幾個數量級,用氯消毒是公認的相對安全的做法。
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在“致癌分類”中,把氯分為“第三類”,跟咖啡因同級,意為“目前尚無足夠資料來確定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 如果吞下少量含氯漂白劑,會刺激食道、口腔、喉嚨甚至導致嘔吐。不過自來水中的余氯遠遠達不到那個劑量。而直接用氯處理的水進行的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都顯 示了很高的安全性。
摘自中國儀器分析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