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影隨風 時間:2022-10-19 來源:互聯網
紡織品有哪些異味?
紡織品異味主要是指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魚腥味和芳香烴氣味。
霉味主要是由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等分解紡織品上的有機物產生,由于微生物種類繁多,受環境影響大,因此,霉味是一類氣味的總稱。紡織服裝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由于加工工藝、工期、環境等影響,容易滋生微生物;潮濕的儲存環境、運輸中的霧雨天氣等環境因素也有可能產生霉味。上文賣家所指的存放時間久導致的異味一般是指霉味。
在紡紗工藝及紡織品印染整理過程中,常常使用一些含有汽油、柴油、煤油等礦物油的助劑。如化纖在紡紗時為減少摩擦靜電的影響而采取上油處理;羊毛開松時加入和毛油,減少靜電,提高開松效果,減少纖維損傷;煤油的 EHLB值為6~9,常用作分散體(如粘合劑BH就用煤油做分散體),也常與水及乳化劑構成A幫漿作為涂料印花的增稠劑;服裝在生產制作中機器上使用的一些油劑等,這些因素都會給紡織品帶來石油氣味。
魚腥味主要是紡織品經樹脂整理后,在焙烘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三甲胺[N(CH3)3]的氣味。但有些副產物三甲胺會以甲胺鹽的形式存在于紡織品上,在儲存、運輸或服用時再分解出三甲胺,產生魚腥味。
芳香烴是含苯環的烴類化合物的總稱。在紡織服裝的生產、印染和后整理過程中,使用的紡織品助劑中常含有芳香烴化合物,如:苯、苯酚、苯乙烯、甲苯、二甲苯、苯胺等。此外,有的為了掩蓋其他異味而添加芳香劑,從而引入芳香氣味。
用有異味的紡織品,有害嗎?
紡織服裝在生產加工中或多或少地要引入一些有氣味的物質,這些氣味的產生源于加工中使用的化學整理劑和助劑以及儲運中吸附環境中的氣味,有些氣味對人體的健康影響甚微,而有些氣味對人體的健康危害較大。
霉味會成為引發哮喘病的過敏原;
高沸程石油屬微毒—低毒物質,主要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一般情況下人體吸入氣溶膠或霧滴會引起黏膜刺激,而不慎吸入大量的高沸程石油味可能引起化學性肺炎;
芳香烴化合物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存在麻醉作用;
魚腥味主要是由三甲胺產生,對人體的危害是對眼、鼻、咽喉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長期接觸會產生眼、鼻、咽喉干燥、麻癢不適。
哪些紡織品更容易有異味?
毛呢類服裝、羽絨羽毛類服裝因其含有動物蛋白,如果加工工藝整理不好,就很容易滋生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從而產生異味。
對紡織品異味有要求的標準有?
GB/T 18885—2009《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和HJ2546—2016《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紡織產品》、Oeko/TexStandard200 等標準中均對紡織品提出了異味測試要求。
紡織品異味檢測的難點在哪里?
(1)異味檢測在重復性和復現性上存有問題。由于目前異味的檢測還是感官檢測為主,在重復性上表現為同一樣品在同一檢測條件下,不同檢測人員的檢測結果偏差過大,容易出現一個判定有異味,而另一個則判定無異味的結果。在復現性上表現為同一樣品在不同的檢測實驗室檢測,出現檢測結果截然不同的現象。
(2)異味檢測人員對氣味種類分辨不夠明確。無論是霉味、高沸程石油味還是芳香烴味都是一大類物質所具有的氣味的統稱。檢測人員對各種氣味缺乏必要的了解,對高沸程石油味和芳香烴味,每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不易清晰辨別,從而經常將高沸程石油味和芳香烴味誤判。
(3)各檢測機構對于樣品的抽取、保存、檢測環境等不規范。導致部分異味物質散失,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4)對異味檢測人員的培訓力度不夠。盡管現在檢測行業的培訓項目針對很多,但是異味檢驗員鮮有統一培訓和考核,機構之間、人員之間缺乏嗅覺比對。
為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檢驗員應有健康的身體條件,特別是嗅覺條件;檢驗員必須具備相關的理論知識;同實驗室人員應保持嗅覺一致性,定期比對嗅覺,積累經驗;實驗室間人員應加強溝通學習,定期組織比對,形成交流常態化機制;檢驗員要保持良好的個人習慣,試驗前不抽煙,不用有氣味的化妝品等。
生產企業如何去除紡織品異味?
去異味的方法主要有抗菌防臭整理法、吸收法、氧化法。
(1)抗菌防臭整理有多種方法,如有機矽一季銨鹽整理、二苯醚類抗菌整理、有機氮抗菌整理銅鋯鹽類抗菌整理、苯酚類抗菌整理等;
(2)吸收法是一種用吸收劑將異味吸收包覆的整理方法,常用吸收劑是活性炭;
(3)氧化法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在織物上聚合過氧化氫,使它緩慢釋放氧原子以分解異味;
目前,去除異味的*大難題是整理后的織物耐洗滌性差、色牢度差、缺乏持久性,有些整理助劑不夠環保。因此近年來,一些高科技的紡織生產企業放棄傳統采用的織物后整理方法,采用物理改性、化學改性、復合紡絲即把抗菌劑摻加到紡絲液中紡出纖維的方法制取抗菌纖維,再織成各種具有抗菌性能的織物及產品。
比如日本大和紡織公司采用結晶度約16%的粘膠絲作為載體,把Fe3+—酞菁衍生物溶解于堿性水溶液中,精處理使其附在纖維整體上,得到Fe3+—酞菁衍生物消臭纖維,又稱為“人造氧化酶”,適宜各類親水性纖維的防異味,效果優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