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0-19 來源:互聯網
9月4日,臺灣有關部門已完成相關風險評估,依據“農委會漁業署”所提供近海及遠洋漁船水產品重金屬的監測資料,再次提出下修鯨、鯊、旗、鮪、油魚等水產品甲基汞限值為1ppm的草案。該草案日前已完成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咨議會的審查,正辦理預告修正征詢各界意見的程序。
現行的臺灣“水產動物類衛生標準”中,對旗魚等大型回游性魚類制定甲基汞限值為2 ppm。2008年預告針對掠食性魚類下修甲基汞的限值至1 ppm以下,但該草案預告后同時遭到相關產、官、學機關團體的一致反對,認為此種掠食性魚類的大型魚種,魚體內自然存在的甲基汞含量可能就已超過1 ppm,未予修正;為維護民眾健康,持續就該等水產品含甲基汞的風險進行評估,以教育民眾減少甲基汞暴露的風險。
由于汞于水產動物體內主要系以毒性較強的甲基汞型態存在,故臺灣地區系以水產動物體內的甲基汞作為風險監測指針,經查國際組織Codex同樣是對水產動物體內的甲基汞進行管制,并定有1 ppm的限值;歐盟及澳新雖是針對總汞制定1ppm的限值,但該標準同樣僅適用于水產動物原料,而非加工品;而魚類攝取量大的日本,則并未針對深海性魚介類訂定汞或甲基汞的限量。反觀香港所采取的管理標準,是針對一般固態或液態食品總汞的通則性規定,并非特別針對水產品所定,由于不同食品原料或不同型態的加工食品,其重金屬暴露風險應有個別的科學評估依據,故相較于香港管理方式,臺灣地區的管理原則及方向更符合國際趨勢。
截至8月底,浙江寧波地區出口臺灣水產品1467.8噸,涉及貨值達513.31萬美元。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出口企業:一要及時跟蹤臺灣對于甲基汞含量的*新動態,掌握*新限值要求,以此來指導企業的生產;二要做好內部質量管控,嚴把原料源頭關,加強制成品的質量檢測,切勿抱有僥幸心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