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08 來源:互聯網
一、醫療機構計量管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1.科學診斷過程中計量管理的缺失
當前醫療機構計量管理存在諸多問題。醫療機構臨床診斷的正確性取決于醫療設備的測量準確和測試方法的正確,如果計量設備失準, 就不能客觀正確反映病情,必然造成誤診、漏診和治療失誤,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2.藥物治療過程中計量管理的缺失
現代醫學通過計量設備對藥物進行成分測定和藥理核定,確定治病范圍、劑量大小等事項,只有準確計量,才能得到科學結論。醫院計量管理不到位將導致用藥量偏離藥典處方規定的劑量。
3.醫療機構計量管理工作總體落后
醫療機構對于醫學計量的科研規劃以及開展醫學計量的科研項目和培養醫學人才等方面關注度不夠。甚至到目前為止關于生命安全的醫學計量項目還不在強檢范圍內。
計量管理的缺失給病人帶來巨大隱患,計量管理的缺失導致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無法提供量化指標。計量管理的科學化、合理化將大大提升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水平。計量管理模式不能僅局限于《計量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還應建立與醫院規模、環境相適應的計量管理體系。
二、國外醫療機構計量管理相關對策研究
1.美國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建立以法律為基礎的相關制度以及標準來強化計量管理體系
隨著社會進步,法律意識和自身保護意識不斷增強,醫學計量異軍突起,引起了國內外醫學和計量界的廣泛重視。1976年,美國發布了《醫療器械修正案》,建立了由食品藥品局(FDA)負責醫療設備安全管理的工作機制。1990年,美國頒布《醫療器械安全法》,加大了監管醫療器械安全的力度。在此基礎上,美國醫院相繼把醫療設備使用質量納入醫療質量管理,并建有相關制度、資質和質控標準。
2.國際計量組織倡導建立標準強化計量管理
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醫學計量技術的研究和發展,紛紛建立了醫學計量實驗室。國際標準化組織也發布了醫學計量質量控制體系的相關國際標準。2002年在第55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提出《保健質量:患者安全》,圍繞患者安全,以計量檢測為基礎的醫療設備的質量保證成為醫學工程發展的新方向。國際計量局(BIPM)、國際臨床化學與檢驗醫學聯合會和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成立了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JCTLM的任務是為建立國際公認的醫學檢驗等效測量平臺及統一測量標準的溯源性,JCTLM的目標是改善醫學檢驗統一量值的環境。
3.國外政府建立非政府組織,加大政府財政扶持力度,強化計量管理的研究
2003年, 國際計量局成立了“醫學計量技術咨詢委員會”。根據國際貿易組織相關協議的目標原則, 要求各國政府關注醫學計量。2005年7月29日, 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2005年患者安全與質量改善法》, 該法案要求每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要用于保障人們健康方面的測量。
三、國內醫療機構計量管理相關對策研究
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對醫學計量關注的重點在血壓計、體溫計、生物電儀和臨床檢驗4個方面, 我國計量發展也是沿用OIML的思路。然而,現代醫療機構更迫切需要的是對生命安全、醫療質量有更重要價值的醫學計量,這種與臨床實踐相脫節的狀況阻礙了醫學計量的發展。因此,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醫學計量體系至關重要。1986年以來國家先后頒布實施了《計量法》、《計量法實施細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明細目錄》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我國計量監督管理工作進入法制化管理階段。由于醫學計量大部分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保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明細目錄》中涉及醫學計量標準器具和參數檢測的項目占了約2/3。
1.法制現代化是推動醫療計量管理的根本動力
20世紀80年代制定的《計量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計量管理需求,計量違法成本較低,計量監督力度不足是比較突出的問題。由于計量部門對計量違法打擊的力度較低,導致醫療計量設備準確度下降,而這種結果直接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嚴重影響了醫患關系的緩和以及社會的和諧發展。
2.加快建立計量標準以適應計量管理發展需求
計量檢定規程以及校準規范是計量工作的重要依據,在計量檢定中包括國家計量標準和地方計量標準。江蘇省各項醫學計量檢定規程制定逐年加快,形成了良好的地方規程的修訂制度。近年來,各地的醫療設備計量檢測機構也逐漸發展,如江蘇質量技術監督醫療儀器計量測試中心、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等都開展了較多的醫學計量檢測項目。2007年,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還成立了全國臨床醫學計量技術委員會。
3.倡導多采用新技術,實現計量技術的科技化、智能化
新的物理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納米技術以及新型傳感器技術不斷應用于醫學計量領域,醫學計量設備正不斷向智能化、實時、數字化和動態檢測的方向發展。傳統的工業計量不同于醫學計量,因為醫學計量越來越依賴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多參數交叉學科的復雜技術用于同一臺醫學計量設備,對計量學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由于高新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在醫學設備中的應用,各種醫學設備正朝著智能化、數字化、多功能、多參數方向發展。醫療設備的發展對醫療機構計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計量檢定過程要簡捷、實用、準確,適合醫學診治需要;另一方面必須確保精密、準確、快捷、安全、及時,適合大型設備全壽命測試、校準和監控使用。基于上述特點,高新技術在醫學設備中的應用對計量檢測技術的需求將是**的,特別是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中綜合性、多參數、高準確度的檢定和校準有更多的需求。而智能化儀器、計算機輔助測試(CAT)的發展及各種高性能傳感器件的出現, 為實現計量測試技術的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數字測量新發展打下了基礎。展望未來,測試軟件的發展將超過硬件的發展。國內絕大部分檢定設備, 暫時還不能滿足對先進醫學設備綜合參數檢測工作的需要。因此,開展自動化綜合參數測試研究, 實施測量的自動化和綜合參數的檢測將是今后醫學計量發展的趨勢。計量管理部門應根據醫療計量設備檢測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引導檢定機構以及醫療機構發展這方面的能力。
4.醫療機構應采用科學化與多樣化的計量管理模式
目前,醫療機構計量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對醫療機構的計量監管依靠單一手段很難見效,很難長時間持續。因此,江蘇省對鄉鎮醫院、社會福利機構、村級衛生室實行了計量器具免費檢定。免費檢定的全部費用由財政統一撥款,一方面減輕了基層醫療機構的負擔;另一方面完善了基層醫療機構計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對大型醫療機構不僅要強化計量主管領導責任考核,還要表彰獎勵計量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對于計量管理工作落后的單位進行強化宣傳教育。通過醫療機構計量誠信公示和醫療機構醫療設備計量檢定結果的公示,引入群眾監督力量強化醫療機構計量管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