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09 來源:互聯網
能源計量是企業提高能源利用率、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基礎,在節能減排中起著“標尺”和“眼睛”的作用。從各國經濟發展的經驗來看,推動節能減排的關鍵手段是技術進步與能源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的實質是降低能耗和減少污染物排放。這其中很多方面都離不開能源計量,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能源計量是新能源產品開發、研制及生產的重要基礎
計量測試與原材料、工藝裝備一同被視作現代工業生產的三大支柱。新能源產業要實現健康快速發展,一方面需要解決部分技術難關;另一方面,新能源產品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需要可靠的制造工藝流程、質量檢測手段等提供質量保證。在這些方面,都需要工業企業具備扎實的計量檢測技術手段和管理體系,為產品質量、安全防護、經營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同時,建成配套的公共計量檢測平臺,形成科學、可靠的量值傳遞體系,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助力。
2.能源計量是開展節能減排的前提和基礎
《節約能源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用能單位應當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按照規定配備和使用經依法檢定合格的能源計量器具。”單位開展節能減排、能源統計、能源利用狀況分析必須建立在準確的用能計量數據基礎上,離開這些計量數據,節能就無從談起;只有扎實開展科學、合理、準確的能源計量工作,才能提供技術及設備支持,才能為能源管理和節能工作提供正確的指導方向。
3.能源計量是評價能源利用效率、節能減排效果的技術手段和有力措施
《節約能源法》第十六條規定:“生產過程中耗能高的產品生產單位,應當執行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能源計量可以對節能效果進行評價和測試,為能源新技術推廣提供科學、準確的量化結果。配齊配全準確可靠的計量器具是對企業單位產品能耗指標檢查考核的物質保證。
為加強能源計量,真正推進節能減排,主要應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積*倡導企業真正樹立計量節能減排意識
通過深入企業宣傳國家有關能源計量的法律法規,向社會開放計量實驗室、開展校驗和咨詢服務活動,在企業的公共場所的顯要位置張貼能源計量宣傳畫等方式,向企業宣傳節能的重要性,增強用能企業的節能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節能減排的輿論氛圍。
2.指導企業合理配備能源計量器具
引導企業按照國家能源計量標準,制定滿足企業能源計量要求的配置方案,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能源計量器具臺賬,做好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和管理,準確地提供和管理好能源計量數據,建立健全較先進、科學的信息化管理體系。
3.搞好企業節能降耗計量技術服務
各地能源計量檢測機構要適時為企業提供能源計量器具的檢測、校準服務,確保其準確可靠。同時,為企業耗能設備進行測試及效率分析,指導企業制定技術改進方案和節能降耗的改進措施。幫助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建立有效的計量監控、節能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計量檢測數據在節能降耗中的作用。
4.幫扶企業完善能源計量管理體系
從能源管理總要求、管理職責、資源管理、計量確認和測量過程的實現、測量管理體系分析和改進等五個方面,幫扶企業完善體系要求并形成文件,組織實施并保持有效和持續的改進提高。指導企業建立并完善與能源計量有關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使用能單位的能源計量器具管理和能源計量數據管理工作的實施與操作都有章可循,并與用能單位的標準化工作相協調和融合。同時向企業大力推廣節能環保標準和先進技術標準,改造傳統工藝、設備,改進產品設計,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產品的生產銷售,引導企業走質量效益型、節能環保型道路。
能源計量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在工業生產領域,從原材料采集、運輸、物料交接、生產過程控制到產品出廠都需要通過測量。能源計量涉及熱工量、力學量、電學量、光學量、化學量等諸多參量的有機結合和相互滲透,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必不可缺的基本條件,離開了計量數據的管理,就不能量化各生產環節的能源消耗,各項節能措施就無法實施。實踐證明,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減少資源消耗、保護環境的有效途徑,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加強企業能源計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對于減少能源消耗、保護環境、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