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10 來源:互聯網
化工行業擁抱互聯網除了電商平臺這個抓手外,智能工廠的建設也是化工行業全面進入“互聯網+”世界的又一快速通道。而且智能工廠的建設是化工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基礎所在,同時也是互聯網對傳統化工行業改造提升的一個核心。
從2014年5月開始,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歷時1年完成了《石化行業智能工廠課題研究報告》。參與課題調研的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信息市場處副處長張春利告訴記者,智能工廠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而是現代化工企業信息化發展的**產物,也是兩化深度融合的具體表現形式。我國*早提出兩化融合的概念是在2002年中共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十幾年來兩化融合不斷發展和完善,目前智能工廠的建設已經成為石化行業兩化融合發展的重點方向。而隨著近幾年云計算、物聯網、移動通訊、大數據和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應用,石化企業的智能化也成為可能。
魏乃新認為,在石化行業中推進智能工廠建設的核心目標,就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化工行業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產能過剩、資源消耗高、環境約束強、成本上升、創新能力不足等,而智能工廠、數字化工廠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可以實現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模型化和集成化,大大地提升企業的生產運營和經營管理能力及效率,進而實現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減少環境污染、有效利用資源,這正是化工行業目前發展中要重點破解的難題。
智能化工廠的發展分為初級、中級和**3個階段。初級階段是基本實現生產制造過程的自動化;中級階段是對生產制造過程關鍵環節進行初步分析和預測,實現工業生產的半智能化;**階段是智能化工業發展階段。
《石化行業智能工廠課題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石化行業整體處在由初級向中級過渡的階段,國內只有少數大企業在智能工廠的建設上走得比較靠前,而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還處于比較落后的階段。以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區內的五六十家化工企業中,目前實現了生產過程自動化的企業占比80%左右,但在全流程的數據采集、分析、診斷、處理等手段還十分缺乏,只有個別的大企業在這方面有投入。徐有吉告訴記者,目前區內大部分企業對智能工廠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舍得投入,畢竟這部分的投入在短期內見不到明顯的經濟效益。
對此,張春利強調,“互聯網+”與化工產業的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特別是在智能制造方面,誰抓住機遇走在了前面,誰就能贏得發展的先機。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將傳統的低質、低效、高耗能、重污染的生產模式轉化成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充分發揮的先進生產制造模式,是我國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