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10 來源:互聯網
1.國內醫學計量的發展概況
1986年7月1日,《計量法》正式頒布實施,醫學計量從此具備法律支撐。
1987年國家規定實施的強檢項目及種類共有55項111種,其中與醫學領域密切相關的有37項73種。
1990年4月5日,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布、實施《國防計量監督管理條例》,從此我國的軍事計量也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
1993年國家強檢項目又增加了5項5種,其中與醫學密切相關的又分別增加了3項3種,即醫學計量的強檢項目及種類達到了40項76種。
2003年8月,中央軍委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計量條例》,軍隊醫學計量工作得以持續深入發展。
2005年大學醫學物理學科成立。
2.國內醫學計量的種類
根據我國目前已頒布的醫學計量檢定項目,我們按主要的檢定指標分類,將醫學計量概括分為以下幾個大的方面:
(1)醫用放射計量(X射線機、CT、ECT、加速器、DSA等)。
(2)醫用電磁學計量(心腦電圖機、多參數監護儀、高頻電刀、心臟除顫器等)。
(3)醫用熱學力學計量(溫度計、血壓計、氧氣表、壓力表、呼吸機、麻醉機、輸液泵、體重秤等)。
(4)生物化學計量(血細胞計數、酸度計、血氣分析儀、血氧飽度儀等)。
(5)醫用光學計量(分光光度計、眼科光學等)。
(6)醫用激光計量(激光手術和治療設備、激光診斷儀器等)。
(7)醫用聲學計量(聲強計、聽力計等)。
(8)醫用超聲學計量(超聲診斷設備、超聲理療設備、醫用超聲源及多普勒儀等)。
3.國內醫學計量現狀
(1)依托既有工業計量體系,開展醫學計量
我國的工業計量體系歷經50余年的發展,已建立了長度(幾何量)、力學、光學、電磁、無線電、電離輻射與醫學、時間頻率、聲學等專業領域的計量學科,建立了國家基準105項、副基準21項、國家計量標準裝置175項,形成了我國基準、標準體系的主體和核心,為保證全國范圍內的量值統一發揮了巨大的作用?,F有醫學計量體系就是依托上述工業計量體系發展而來的,是建立在單參數量值傳遞基礎上的。由于現代醫學計量具有多參數、動態在線檢測的特點,現有的依托于傳統工業計量體系的醫學計量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醫學計量發展的需要。
(2)地方醫學計量工作開展概況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設立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有2700多個,分省、地(市)、縣三級設置,其中縣級*多,有2200多個,所設機構面向全國各行各業。隨著醫療系統對醫療設備質量管理及質量控制的日益重視,各省、市計量技術機構逐步開展了部分醫學計量檢測工作,并成立了相應的醫學計量實驗室。但是,由于缺乏能夠滿足現代醫學計量需要的標準檢測設備和醫學計量專業技術人員,技術方法及規范的不全面、不完善也導致了地方醫學計量工作的局限性。醫學計量量值溯源及量值傳遞體系的不健全已成為統一、規范全國醫學計量工作的瓶頸。
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國共設有18個醫療器械質量檢測中心,從事醫療器械的出廠質量檢驗,其中也包括醫學計量設備的檢測。由于缺乏相應的標準檢測設備,以及檢測設備不能校準溯源,同樣制約了醫學計量設備的質量控制。
(3)軍隊醫學計量體系的概況
軍隊自1990年開展醫學計量以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建立起一套完備的三級醫學計量實驗室量傳體系,即全軍建成了一級計量總站和二級醫學校準實驗室,各醫院籌建了三級醫學計量實驗室,某些地區籌建了區域醫學計量實驗室(具有二級和三級的職能)。但是,醫學計量量值溯源及量值傳遞體系的不健全,也是影響軍隊醫學計量工作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