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17 來源:互聯網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有著更高的期待和需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特別是湖南省湘西州因受經濟和生活習俗制約,食品生產經營總量低、規模小、設備簡陋,生產經營條件較差,生產經營方式和管理水平較為落后,城市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分布點多、線長、面廣,食品安全監管難度大,食品安全隱患尚未完全根除。為此,筆者就城市食品安全問題出行調研,總結如下。
當前城市食品監管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是事關民生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從全州來看,各級各部門認真履職、密切配合,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成效明顯,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截至目前,全州未發生食源性、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事故。但就全州城鎮而言,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三無”食品、過期食品尚未完全杜絕,特別是學校食堂、學校商店、校園周邊小食品攤點、建筑工地小商店、城鎮街道麻辣燙、鐵板燒等夜市攤點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可能性較大。
一是食品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當前,該州城市化程度在不斷高,大量經營者和消費群體都集中在城鎮,食品生產經營者來自城市下崗職工、進城務工農民等弱勢群體居多,這類群體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食品生產經營常識。尤其是部分食品生產經營者對食品質量安全認識不夠,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夠到位,不愿在食品生產經營軟硬件方面進行更多投入,對食品進貨渠道、食品的質量、消費安全不聞不問,食品內部管理不夠規范。而作為消費者卻忽視對食品保質期、生產廠家、日期以及商標等方面的關注。一些消費者根本不認識SC——食品生產許可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識。盡管一些消費者懷疑所購買的食品存在質量問題,也不知道維護自身正當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社會公眾對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和參與食品安全管理的積*性不高,普遍存在“三多三少”、“三高三低”現象,關注的多,關心的少;要求的多、理解的少;監管對象多,監管人員少;群眾期望值高,但參與融入管理的程度低;社會的呼聲高,但給予的支持幫助低;行業的風險高,但管理人員規避風險的能力低。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滋長了制假售假行為空間。
二是監管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究其根本原因還是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不暢的問題。湘西州各縣市按照食藥監、質監、工商“三合一”模式組建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加掛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牌子,負責食品生產經營全程監管。管理體制由過去多部門分段監管變成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集中統一監管。食用農產品實行分段管理,其種養和進入市場后(包括生產環節)監管分別由農業部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但由于監管職能尚未完全理順,監管機構和人員未調整到位,食用農產品進入食品生產、經營、餐飲服務環節后續監管面臨監管力量不足,監管任務繁重,職能職責交叉不清等諸多問題,監管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是食品安全技術監督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湘西州州、縣市兩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尚未健全,檢驗檢測專業人員、檢驗檢測儀器及檢驗經費嚴重不足,難以適應和滿足新形勢下食品安全檢測需要。目前,湘西州食品藥品監督系統內只有州食品藥品檢驗所一家檢驗機構,縣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開展食品質量檢測還僅僅停留在快速檢測設備上,若發現涉嫌存在食品安全質量問題,還需送上一級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權威檢測,方能作為處罰定性依據。而平常多半憑眼看、手摸、鼻聞、舌舔進行經驗性判斷,缺乏科學的檢測手段和依據。
四是執法監管人員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湘西州州縣市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實行質監、工商、食藥三合一模式,監管人員來自五湖四海,執法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專業知識結構不盡合理,食品安全監管、檢驗檢測專業人才匱乏,食品監管執法人員力量有待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能力有待提升。
加強城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對策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安全意識。要面向社會廣泛宣傳食品安全重要性和緊迫性,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升食品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要充分利用新聞媒介、網絡或短信等形式及時將各種假劣食品信息公告大眾,使社會各界及時了解食品監管動態,使老百姓自覺拒絕假劣食品,由被動消費變為主動消費,同時向全社會公布舉報電話,落實獎勵制度,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要通過各類食品行業協會,加強食品企業“三自”教育,切實提高行業自律意識和“企業是食品安全**責任人”意識,形成人人重視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良好格局。
二是完善監管體制機制,提升監管效能。一是強化監管領導,落實屬地管理和政府負總責的責任。要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充分發揮政府“食安委”統一領導、組織協調等職能,有效整合監管資源和監管力量,形成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目標考核體系,進一步落實“黨政同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責任人”的食品監管責任,嚴肅問責機制,保障食品監管責任的落實;二是建立完善司法銜接機制和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制度,設立獎勵基金,調動全社會參與食品安全的積*性;三是加快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食品企業信用收集、管理、通報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強化信用監督和懲戒,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及時將失信企業納入“黑名單”,在食品行業內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全面提高食品行業自律水平;四是完善食品安全形勢分析評估和預警機制,提高對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和事故的快速應對能力,著力探索和實踐事前監管、動態監管、有效防范、處置及時的監管長效機制;五是建立健全定期巡查等制度,對城市學校及周邊、旅游景區、夜市攤點等重點領域,湘西臘肉、姜糖、麻辣小食品等重點商品進行重點巡查。通過市場巡查,督促食品經營者建立和完善索證索票制度、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臺賬,強化質量管理。推行監管執法的痕跡化、網格化管理,促進監管執法工作常態化、科學化、規范化。
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一是要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將食品安全監管、檢驗檢測等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保證逐年增加,加大資金投入,切實解決好食品監管的執法交通工具、檢測設備、取證工具和信息化設備的配備,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全面整合現有的分散在市場和質量監管局、衛生、農業等部門的食品檢測資源,成立集中統一的食品檢驗檢測中心,建立健全州、縣兩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從根本上解決檢不了、檢不出、檢不準、檢得慢等問題,加大食品安全檢測力度,提高食品監管的技術含量和檢測覆蓋面,實現食品安全檢測常態化,為食品安全監管執法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四是強化隊伍建設,建立高素質執法隊伍。要盡快完善市縣市場和質量監督局內設機構設置,規范領導職數配備,整合加強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執法監管人員力量。徹底改變以前多個職能部門分散監管、職能交叉、職責不清的問題,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責任。要通過公開招考、選調等方式挖掘食品安全監管執法、檢驗檢測人員的專業人才,培養具備實際操作檢測技能、監管執法等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建立高素質執法隊伍。并充分運用“互聯網+”,建立和完善高科技權威性行政執法辦案體系,以適應新形勢下深入開展食品安全監管的需要。
五是嚴格執法整治,不斷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一是要嚴格執行食品生產、加工、經營準入制度,不能隨意降低標準和門檻,切實從源頭上把好關;二是加強對流通環節的監管。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制度,加大產品抽查力度和檢查批次,堅決打擊制售過期和變質食品違法行為,確保進入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三是加強對食品生產和經營場所環境衛生、原輔材料進行整治和規范,防止食品儲藏安全,規范食品添加劑規范使用。禁止不衛生和問題食品上桌入口。特別要下決心集中整治綜合批發市場,學校、幼兒園食堂及周邊“小餐桌”等餐飲點,對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予以取締;聚焦執法辦案,重拳出擊,堅決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發揮稽查執法辦案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震懾作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