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18 來源:互聯網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提出供給側改革的五大任務。您認為供給側改革就意味著"去產能"嗎如何定義煤炭行業的落后產能?
馮躍:供給側改革就是為了優化產能結構,實現更加有效的供給,就是要去掉低效、無效的產能和資產。
政治經濟學里有關于剩余價值理論的基本原則。企業的質量和效益要高于社會平均水平,才有利潤,才有剩余價值。對煤企而言,和煤炭行業的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就可以看出企業所處的水平。在現有水平上,如果未來無法進一步提升,就需要找出短板,重新調整資源配置。
重慶能源集團今年就定了一個標準,如果煤礦存在虧損或安全生產不達標就要立即停產。停產之后待政策細化,再制定人員分流安置方案。
中國能源報:去產能過程中,如何避免出現類似于煤電機組"上大壓小"式的產能擴張
馮躍:去產能過程中,國家要有分類指導,如在能源、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對清潔高效利用項目給予政策支持。而對那些經濟發達但沒有資源的地區,就要通過國家網絡來配置,在政策上要區別對待。
中國能源報:在落實供給側改革、去產能的過程中,煤炭企業面臨的困難是什么?
馮躍:我現在*關心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人員安置問題。因為煤礦相對封閉,距離城市較遠,礦工受教育程度偏低、年齡偏大,學習新技術的能力較差,再就業較為困難。在人員安置上,能否考慮采用提前退休的政策來安置人員,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后,政府能否在職工再就業方面提供服務或幫助,或者為解決就業問題的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建議由政府組建一個機構,把煤礦企業那些不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托管起來,為企業松綁。
二是煤礦社會職能移交問題。中央在上一輪國企改革時就提出了剝離煤礦企業辦社會職能,但由于沒有具體的要求和操作政策,進展緩慢。我希望在這次"去產能"中,國家能明確煤炭企業的社會職能移交等一攬子事項。
三是關于"去產能"企業的負債問題。煤炭大型企業都是國有企業,由于歷史原因, "投改貸"后,企業和銀行長期結下不解之緣。上一輪國企改革時,國家設立資產管理公司重組了一些當時被認為不太好的資產,但后來也都賺了錢。像國有煤炭大型企業,應該更多在資本市場上獲取直接融資,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科學管理。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國家還應該研究支持這類大型企業的政策。重慶地區能源資源緊缺,經常拉閘限電,前幾年我們也投資建設了一些小煤礦,幾年下來剛好建成,但馬上就要面臨退出。希望國家通過銀行債轉股、債務核銷或者債務緩延等方式給予一定政策照顧。
中國能源報:國務院日前印發了《關于煤炭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要加強獎補支持,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的專項獎補資金。您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有什么建議?
馮躍:專項資金使用細則還沒有出臺。在獎補政策的試點上,我覺得從十八大以來,主動推進"去產能"的企業或項目都應該納入進來。 從2013年開始,重慶能源集團就已開始認真調研做去產能方案,2014年開始實質推進去產能工作。截至2015年已關閉8個煤礦和2個小火電廠,2對生產礦井暫停生產,2對在建礦井停建,淘汰落后產能383萬噸,減員分流1.98萬人。現在要消化這些成本,只能依靠負債。所以我建議,有關部門在制定專項資金實施細則時,應支持主動改革、提前行動的企業,對地方積*主動、提前加大去產能力度的行動給予更多支持和獎補。
同時,應充分考慮全國煤炭企業在資源賦存上南北差異較大,開采成本不一,南方煤礦普遍賦存條件較差,斷層多、煤層薄、瓦斯災害嚴重,因此工效低、用人多。建議國家在制定相關政策時,適當兼顧南方煤炭企業的實際,區別對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