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18 來源:互聯網
原藥占比逐年減 制劑占比連年升
2015年我國農藥進出口首次雙降,出口降幅較大。雖然出口有所減少,但減少更多的是附加值低、污染大的原藥出口,高附加值的制劑出口占比近幾年卻逐年上升。這一趨勢表明,國內農藥企業正在致力于高附加值制劑產品出口,發展國際終端市場。這是記者從上周召開的第二屆除草劑發展與推廣應用交流會上了解到的消息。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國際交流與服務處**農藝師曹兵偉認為,中國農藥要想在全球市場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就必須實現以原藥出口為主向以制劑出口為主的轉型升級,不能甘于扮演國際農藥貿易鏈“原藥代工者”的角色。
曹兵偉告訴記者,我國農藥產能世界**,已成為全球農藥生產和出口大國。2014年,我國農藥產量為374.4萬噸,出口量為164.2萬噸,有近一半的國內農藥用于出口。但2015年進出口首次雙降,出口降幅較大。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農藥出口總量為150.95萬噸,同比減少8.06%;出口金額為72.83億美元,同比減少16.87%;2015年進口量為5.7606萬噸,減少14.21%,進口金額為6.7846億美元,下降8.88%。
盡管我國農藥進出口首次雙降,但是從近幾年中國農藥進出口數據的統計情況來看,顯現出一個可喜的趨勢,即我國農藥原藥出口占比在逐年下降。據了解,從2013年開始,國內原藥在出口量減少的同時,其在農藥總出口量中的占比從2013年的38.8%,到2014年的37.57%,直至2015年的36.15%。
相比原藥,農藥制劑出口占比卻在逐年上升。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農藥制劑出口在農藥總出口量的占比為61.2%;2015年這一數值升至63.85%。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農藥市場信息中心主任顧旭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多數原藥生產企業在國際農藥貿易鏈中扮演著“代工者”的角色,定位在價值*低的制造業環節,為國外企業發展提供了質優價廉的原材料,而高附加值制劑產品出口則一直處于劣勢。
他認為,農藥制劑作為原藥的深加工產品,生產過程污染較少,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是搶占國際終端市場*好的武器。因此擴大農藥制劑出口量,將有利于推動農藥企業進軍國際高端市場,促進我國農藥產業的健康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