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1 來源:互聯網
連日來,中國各地天氣普遍晴好,霧霾蹤跡難覓。然而,當人們正“沐浴”晴朗天氣之時,一種看不見的污染物——臭氧正悄然而至,并替代PM2.5,成為中國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
五月以來,臭氧在中國各大城市刷足了“存在感”。5月18日開始,北京的首要污染物變成臭氧。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預報,18日14點,北京城6個區的PM2.5小時濃度為57微克/立方米;同一時間里,臭氧濃度達到185微克/立方米,直到21日14點,臭氧濃度達到242微克/立方米。在上海市5月里的7個污染日中,已經有6個污染日的首要污染物為臭氧。此外,南京、西安、濟南、鄭州等城市的環保監測中心均顯示,臭氧系污染日的“首兇”。
按照空氣質量標準,當臭氧1小時平均濃度超過200微克/立方米時,意味著開始造成污染。
環境專家表示,臭氧能夠對人體產生較大危害:臭氧會刺激呼吸道,引起氣道反應和氣道炎癥增加、哮喘加重等。中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信息公開部經理阮清鴛表示,與PM2.5不同,臭氧作為氧化物,會對人的機體產生更為直接的刺激作用及急性危害。
臭氧為何在近日來如此“猖獗”?阮清鴛表示,地面臭氧的形成主要有兩大要素,一是由發電廠、燃煤鍋爐、涂料油漆和機動車尾氣排放出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二是高溫和光照。每當夏季來臨,氣溫升高,光照增強,加之污染物排放,臭氧*易發生超標現象。
因此,臭氧每年都會重回“首要污染物”之位。據了解,每年7、8、9月是臭氧污染*為嚴重的月份,2015年這三個月間臭氧*高值甚至達到1200微克/立方米,是標準值的六倍之多。阮清鴛表示,未來幾個月,中國各地將進入臭氧污染高發期,其中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為嚴重,*久可持續到10月中旬。
因臭氧看不見、摸不著,防護起來也更為困難。“防范PM2.5,我們可以戴上口罩,但是對于臭氧,戴口罩是無法解決的。”阮清鴛表示,民眾防范臭氧污染,**步是隨時掌握空氣質量狀況,其次*好的方法就是在高溫時段減少外出,“午后兩三點鐘光照*強、溫度*高,是臭氧指標*高的時段,民眾可待在室內”。
值得注意的是,治理臭氧污染已被提上中國環保議事日程。北京市去年就通過提高燃油標準、控制機動車保有量等方式來防治臭氧污染,中國各地監管部門也紛紛加強了對工業污染物排放的檢查力度。
“民眾在生活中盡量做到節能和綠色消費,減少使用私家車,從而更好避免這種污染物的產生。”阮清鴛認為,臭氧污染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防治污染需要每一位民眾共同努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