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1 來源:互聯網
馮月超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專業,隨后進入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工作,目前主要負責液相、液質和氨基酸分析儀的分析測試以及一些相關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當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食品安全分析,圍繞液相色譜、液質聯用等進行方法開發和課題研究。
碩士畢業后進入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馮月超副研究員起初主要從事液相色譜方面的分析測試工作,通過不斷的工作和學習,逐漸在分析測試領域積累起專業的知識和經驗。針對食品安全的分析檢測問題,當前馮月超副研究員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圍繞液相色譜、液質聯用等進行方法開發和課題研究。馮月超副研究員介紹:“研究內容包括食品中的違禁添加物、添加劑、維生素、氨基酸、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真菌毒素等分析方法的開發和測試。”其中的工作重點包括:國家標準方法的確認、食品安全應急事件檢測方法的開發、樣品中未知物的篩查等,在圓滿完成食藥局檢測任務的同時,為保障北京市食品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憶起這段成長歷程,馮月超副研究員感慨到:“想當初拿到一個新的分析方法還會感覺緊張,要經過反復的試驗才能確認。現在不僅自己能夠快速建立新的方法,而且還能指導實習學生和新實驗員完成較為復雜的測試任務。”在食品領域,經專家考核合格,馮月超副研究員被CNAS、CMA授予授權簽字人資格,在工作中運用綜合理論知識審核分析報告,保證分析數據準確可靠。科研課題研究能力逐步提升。
隨著理化中心的不斷發展,馮月超副研究員也逐步具備了獨立承擔科研課題的能力。當前除了分析測試任務外,馮月超副研究員日常還要肩負起食品安全和水質安全相關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2014年,馮月超副研究員參與的“農藥殘留分析的快速前處理技術研究及應用”課題獲得該年度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二等獎,馮月超副研究員本人也于2014年獲得副研究員職稱。
作為課題負責人,馮月超副研究員曾承擔兩項科研課題,其中包括一項北科院的萌芽項目“牛奶中青霉素及其β-內酰胺酶酶解產物檢測方法的研究”,已經解題并發表了相關科研論文,另外一項青年骨干計劃項目“飲用水中消毒副產物鹵乙酸的檢測方法研究”正準備驗收。作為主要參與人,馮月超副研究員還完成了市財政、市科委等10余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發表二十多篇學術論文,其中**作者發表的核心期刊論文有9篇。參與2部專著的編寫:《食品安全分析測試進展》(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年出版)和《化學分析與儀器分析實驗》(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年出版)。
另外,圍繞食品安全這一大課題,馮月超副研究員參與的主要課題還有:(1)“糧食制品和肉制品中非法添加工業染料的檢測方法開發”,開發了糧食制品和肉制品中三十多種工業染料的監測方法,并制定立相應的國標方法草案;(2)“基于碳質納米材料的食品檢測前處理技術開發及數據處理”,開發了一種碳納米材料用于農殘檢測的方法;(3)“水體中有機污染物風險監控技術的研究”,建立了二十余種快速測定水體中農殘和微囊藻毒素的定性定量方法;(4)“食品中4類高風險非法添加物檢測方法的開發”,建立了火鍋底料和調料中15種喹諾酮的液質連用方法。
期待建立起多目標物檢測的高通量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食品安全問題時,馮月超副研究員常認為檢測工作者應當具備嚴謹、求實的工作精神,在日常分析測試中不怕重復,更不能輕視所分析的每一個樣品。而科研工作者更需要保持創新的精神,立足科技前沿,多學習勤思考,開創出自己的科研成果。
目前現有的檢測方法,尤其是國家標準分析方法,針對性比較強,比如在測定畜產品中的獸藥殘留時,四環素類、磺胺類、喹諾酮類常需要至少四種方法才能檢測完成,檢測過程非常耗費時間、人力和物力。因而現有檢測方法的適應面較窄成為困擾馮月超副研究員工作的難點之一,因而建立針對多種類目標物同時檢測的高通量分析方法也成為當務之急。馮月超副研究員坦言:“如果能夠開發出一種適用性比較廣泛的方法,比如能夠同時測定多種類的獸藥殘留,我們的工作效率將會大大提高。當然這不僅需要開發普遍適用的前處理方法,同時必須改進并加強儀器的分離能力和抗干擾能力。”
給國產儀器以施展才華的機會
正因為有著對此類高通量分析方法的迫切需求,馮月超副研究員平常也更關注相關儀器及技術的更新進步。對于國產儀器,馮月超副研究員此前也曾經用過某一品牌的國產液相色譜儀,在穩定性和耐用性方面確實與進口**儀器存在一定差距。作為儀器的使用者,馮月超副研究員還是希望所用的儀器能夠達到操作簡單、耐用、分析速度快的效果。“所以我覺得振興國產儀器的要務還是需要廠家先把產品做好,配套以優質的服務,這些做到了,銷量也跟著上漲。”
國外產品一般幾年內都會進行更新換代,不斷地有新的型號涌出,代替現有的舊型號,在性能等各方面有所改進。在這方面,馮月超副研究員認為國產儀器廠商可以在這方面向國外企業學習:“在儀器研發上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產品的更新換代,與客戶緊密溝通,不論是大型儀器還是小型儀器,都需要不斷改進,既有低端產品,也要開發符合時代需求的高端產品。”另外也要加強在售后服務上的投入,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與客戶合作,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產品,擴展儀器的應用范圍。而作為儀器的使用者,馮月超副研究員所能做的就是保持對國產儀器的信心,密切關注其發展動向,適當的時候給與國產儀器施展才華的機會,共同努力推動國產儀器的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