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4 來源:互聯網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煤炭揮發分而產生的多環芳烴是PM2.5的原始結構,也是PM量里*廣的源頭”。報道引用專家說法,認為“一噸燃煤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300公斤的多環芳烴”。按照2015年我國消耗煤炭量為36.98億噸計算,“多環芳烴每年的釋放量高達約5.55億噸”。
報道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這個數據無法與我們研究掌握的數據對比,直觀感覺就是有人說他**吃一萬頓飯。”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陶澍帶領的團隊長期從事多環芳烴排放清單的研究。對于報道中給出的每年釋放5.55億噸多環芳烴的數據,他這樣表示。
查詢資料顯示,多環芳烴是帶有兩個以上苯環的碳氫化合物的統稱。目前,主要管控的有16種母體多環芳烴。其中,苯并[a]芘是致突變性*強的化合物,環境管理中多采用苯并[a]芘代表多環芳烴實施管控。
陶澍介紹,根據自下而上獲得的排放清單數據,基于各類排放源活動強度和排放因子計算得到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16種多環芳烴排放量為51萬噸,而我國的排放量為12.5萬噸左右。在我國,燃煤排放的多環芳烴約為5.6萬噸,主要來源于民用煤炭、工業煉焦和工業鍋爐,分別占比為48%、30%和18%。
“陶澍院士得出的結論與國際經驗相符。”環境保護部評估中心石化部副主任崔積山表示,美國燃煤鍋爐的排放因子為0.01克/噸煤,有處理設施和無處理設施條件下煉焦爐排放因子分別為1.5和2.1克/噸焦。也就是說,每燃燒一噸煤,煉焦爐產生的多環芳烴大約在2克左右,而燃煤鍋爐產生的多環芳烴則約為0.01克。
崔積山進一步解釋說,多環芳烴是一種可貴的油品資源,通過加氫工藝,即可獲得優質油品,重組分油品中,多環芳烴是*主要的成分。而我國目前*先進的煤制油工藝,轉化率也僅為24%,按照文章中一噸燃煤可釋放300多千克的多環芳烴,則煤炭燃燒產生的多環芳烴還高于煤制油產率。“按照*好24%的轉化率,1噸煤只能產生240千克油品,如果通過直接燃燒就能產生300多千克多環芳烴,煤制油工藝就沒有了意義,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崔積山說。
多環芳烴的排放量近年來有哪些變化趨勢?陶澍表示,從研究結果和數據分析,我國苯并[a]芘排放量自1996年出現峰值后呈逐年下降趨勢,這與上世紀末全面取消土煉焦等有密切關系。
“現在的工業用煤燃燒技術幾乎沒有多環芳烴排放,少量的排放主要集中在煤的低溫干餾過程中。相比之下,民用燃煤的多環芳烴排放相對較大。特別是家庭煤爐在*其惡劣的燃燒條件下會產生較大的排放。”神華集團研究院院長杜銘華表示。
事實上,我國在環境管理中一直重視多環芳烴的排放控制。環境保護部環境標準研究所研究員張國寧介紹,在環境質量標準中,《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均對苯并[a]芘濃度限值提出了要求。
在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和《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4項多環芳烴主要產生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將苯并[a]芘列入控制范圍,除了鋁工業標準外,排放限值均要求為0.0003毫克/立方米,鋁工業標準僅對廠界濃度提出要求,限值為0.00001毫克/立方米。“目前看來,我國對于多環芳烴的控制要求,是嚴于發達國家的。”張國寧表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