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5 來源:互聯網
春季氣溫回升漸入病蟲高發期
當前,主產區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拔節階段,正值春季重大病蟲發生和防控的關鍵時期。3月1日,農業部在湖北襄陽召開春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現場會,重點部署小麥病蟲防控工作。
據監測分析,今年小麥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和黃淮南部麥區偏重流行風險高,穗期蚜蟲在華北和黃淮北部麥區可達大發生程度,白粉病和紋枯病在高產麥區偏重發生。
會議指出,隨著氣溫回升、降水增多,條銹病、紋枯病、白粉病、蚜蟲、麥蜘蛛等小麥主要病蟲陸續發生危害,其中條銹病在豫南、鄂北及江漢平原、西南、西北麥區呈發病早、范圍廣、擴展快、病情重的特點,為歷史同期罕見,重發態勢明顯,對主產麥區小麥安全生產已構成嚴重威脅,防控任務艱巨。
會議強調,要加強分類指導,分區推進落實。漢水流域麥區要嚴防條銹病、赤霉病發生流行;江淮麥區重點做好赤霉病預防和穗期蚜蟲防控;黃淮海麥區重點加強苗期蚜蟲、穗期蚜蟲和紋枯病防控。要抓住重要環節,落實關鍵防控技術,小麥條銹病,要全面落實“帶藥偵查、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的預防措施;小麥赤霉病,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一旦抽穗揚花期與陰雨天氣吻合,切實全面預防打藥。力爭2017年主要糧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37%以上,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會議要求,各地要聚焦重點發力,強化措施,打贏春季小麥病蟲防控攻堅戰。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突出重大病蟲、重點區域和關鍵環節,以實施重大病蟲統防統治等財政補助項目為抓手,加強分類指導,狠抓措施落實,推進科學防控,堅決遏制病蟲暴發流行。一要加強病蟲監測。準確掌握發生動態,及時發布病蟲監測預警信息,確保監測到位、預警及時。二要精準指導服務。在關鍵農時季節,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對病蟲重發區,采取蹲點包片、進村入戶等形式,確保防控措施落實。三要推進科學防控。指導采購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引導采用實施綠色防控技術措施,宣傳培訓廣大農民群眾,合理用藥,科學施藥。四要強化市場監管。組織開展市場抽查,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保障生產安全,維護農民利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