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5 來源:互聯網
記者22日在科技部舉行的“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國已在肺癌、白血病、耐藥菌防治等領域打破國外專利藥物壟斷,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創新能力與產業發展持續增強,取得階段成效、碩果累累。
新藥創制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司長秦懷金介紹,截至“十二五”末,新藥創制專項已累計有90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其中包括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等24個1類新藥,是專項實施前總和的5倍;技術改造200余種臨床急需品種,涉及15.3%的國家基本藥物,藥品質量明顯提升;國產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上市,促使國外有關專利藥物在中國降價超過50%;針對新發突發傳染病,成功研發了帕拉米韋、重組埃博拉病毒疫苗等應急藥品,為重大突發疫情的聯防聯控提供技術支撐和生物安全保障。
此外,拉莫三嗪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利培酮微球注射劑獲得美國FDA批準,直接提交新藥申請,地奧心血康、丹參膠囊等獲得歐盟上市許可。“我國新藥研發創新能力得到國際認可。”秦懷金說。
藥品安全問題事關百姓的生命與健康,在全世界都有過慘痛的教訓,藥物非臨床安全評價是新藥研發的必要階段中*其重要的一環。新藥創制專項技術總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桑國衛表示,在新藥創制專項支持下,我國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平臺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新藥臨床前安全評價工作已與國際接軌,評價平臺核心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力支撐了我國新藥研發,保證了公眾用藥安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