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8 來源:互聯網
2016年2月22日,美國環境保護署發布法規,將茶葉中吡丙醚殘留限量由以前的0.02ppm增至15ppm,限量標準放寬750倍。法規號為:EPA-HQ-OPP-2011-1012 FRL-9941-38,該項法規自發布之日起生效。它生效實施對我國茶葉出口美國是一大利好。
長期以來,“農藥殘留”都是我國茶葉出口的棘手問題。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對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嚴控,使國內出口茶業一直處于被動應對狀態,稍有不慎即面臨著出口退貨的風險,加之近年來我國茶葉生產成本提高,挫傷了茶葉生產企業開拓發達國家市場的積*性。
目前,我國茶園中常用的農藥有聯苯菊酯類、乙酰甲胺磷、吡蟲啉和吡丙醚等。此次法規放寬的殺蟲劑吡丙醚(pyriproxyfen),又稱滅幼寶、蚊蠅醚,是苯醚類昆蟲生長調節劑。在茶園中噴灑主要是防治同翅目、纓翅目、雙翅目、鱗翅目害蟲,此外還可防治甘薯粉虱及介殼蟲。吡丙醚具有高效、用藥量少、持效期長、對作物安全、對生態環境影響小的特點。而對于出口到美國的茶葉中,美國法規對于上述除吡丙醚以外的茶葉農藥殘留檢測采用的是嚴格的*低檢出限。檢測方法由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具體執行時給出,這些檢測方法通常是*靈敏的手段。美國放寬吡丙醚的殘留限量無疑是給我國茶葉企業的一劑興奮劑。
在此,檢驗檢疫機構給廣大有意向出口到美國的茶企提出3點建議:
針對不同出口國家或地區,選用合適的農藥品種。出口到美國的茶葉在噴灑農藥時,可以選擇吡丙醚來代替那些被美國嚴格限制的農藥,來規避農殘超標的風險。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我國對茶葉農藥殘留的標準仍然是0.02ppm,需要引起茶農的注意。出口到日本和歐盟的茶葉農殘標準都不盡相同,企業也要做足相關貿易國的功課。
加強國際交流,建立茶葉出口預警機制,做好自檢自查,有效規避風險。近年來,發達國家或地區頻頻利用農殘指標設立技術性貿易措施,如歐盟頻繁公布新標準。因此,茶葉企業要密切關注茶葉進口國的各類標準或法規的變化,加強信息交流,及時調整種植加工方式。在茶葉生長的不同階段定時采樣檢驗農殘是否超標,合理控制休藥期,保證茶葉質量。
源頭控制,提高茶葉安全性。解決茶葉農殘問題,要從源頭做起,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茶葉的安全性。因此,茶葉企業做好植保培訓工作,普及科學種植和科學加工知識、茶園農藥使用新技術、有害生物綜合治理技術等。茶葉,作為我國出口的一種傳統農產品,只有建立國際通行的生產過程管理體系才能應對這些變化。因此企業要主動和檢驗檢疫、農業等部門溝通聯系,積*爭取建立出口茶葉示范區、良好農業規范(GAP)、危害分析及關鍵控制點(HACCP)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