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8 來源:互聯網
“和鋼鐵產業一樣,煉油行業在支撐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國內煉油產業已經呈現過剩狀態,我提請國家層面結合國內經濟增長新變化,建立煉油產能預警機制,提出產能布局指導意見,合理控制國內煉油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煉油事業部副主任崔光磊提出,要吸取鋼鐵、煤炭產業的教訓,避免包括煉油產業在內的其他行業走上去產能之路。
他說,國內煉油產能增速太快,去年全球新增的煉油能力主要來自中國、伊朗等國。去年全球煉油廠開工率82.5%,而國內煉油廠開工率還遠遠低于此。崔光磊預估,到2020年,國內煉油一次加工能力有可能突破9億噸,超出國內成品油需求預測峰值(7.4億噸/年)。“可以預期,如果放任下去,不超過3年,煉油產業比鋼鐵還要慘。”他說。
為此,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快修訂2014年出臺的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或盡快出臺煉油產能布局指導意見,將煉油產業作為產能過剩行業寫入規劃,并結合煉油發展形勢,加強頂層設計,重新梳理規劃項目。
崔光磊同時建議,從今年起,采用政府監管和市場化優勝劣汰相結合的手段,加快高能耗、高污染、效益差等低效低質煉油“去產能”步伐,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在國家層面,則應進一步細化保障措施,在稅收、人員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確保“去產能”有序推進,實現煉油行業提質升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