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9 來源:互聯網
科技部正式公布了《“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包括基因測序、免疫療法、基因編輯、微生物組等熱門技術都被《規劃》“點名”。《規劃》在發展目標中提出,要打造10-20個產值過100億的生物醫藥專業園區。
5月10日,據科技部消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的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生物技術與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特制定了《“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現代生物技術的一系列重要進展和重大突破正在加速向應用領域滲透,在革命性解決人類發展面臨的環境、資源和健康等重大問題方面展現出巨大前景。
打造10-20個產值過100億的生物醫藥專業園區
《規劃》在“形勢與需求”部分提到,伴隨基礎研究的蓬勃發展和技術創新的不斷突破,我國生物技術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一直保持著年均20%左右的增速,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點,并形成了一批如上海張江、天津濱海、泰州醫藥城、本溪藥都、武漢光谷、蘇州生物納米園等有代表性的專業化高新技術園區,以及以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珠三角地區為核心的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
《規劃》在“發展目標”中提出,要提升生物技術原創性水平、打造生物技術創新平臺、強化生物技術產業化。其中,“強化生物技術產業化”目標指出,要加快生物技術專業化高新園區建設,打造10-20個產值過100億的生物醫藥專業園區及5-10 個產值過100億的生物制造專業園區。
部署四大重點任務
該《規劃》明確了四大重點任務,包括:1)突破若干前沿關鍵技術、2)支撐重點領域發展、3)推進創新平臺建設、4)推動生物技術產業發展。
(一)突破若干前沿關鍵技術
在該部分內容中,《規劃》將前沿關鍵技術細分為:顛覆性技術、前沿交叉技術以及共性關鍵技術三大類。
具體涉及的技術包括:1)新一代生物檢測技術、2)新一代基因操作技術、3)合成生物技術、4)腦科學和類腦人工智能、5)微生物組技術、6)納米生物技術、7)生物影像技術、8)生物大數據、9)組學技術以及10)過程工程技術。
(二)支撐重點領域發展
《規劃》共列舉了七大重點領域,分別為:生物醫藥、生物化工、生物資源、生物能源、生物農業、生物環保以及生物安全。
《規劃》提出,要突出創新藥物、醫療器械等重大產品研制和精準化、個體化、可替代或可再 生為代表的未來醫學發展,重點突破新型疫苗、抗體制備、免疫治療等關鍵技術,搶占生物醫藥產業戰略制高點,力爭到 2020 年實現我國生物醫藥整體由“跟跑”到“并跑”、部分領域“領跑” 的轉變。
(三)推進創新平臺建設
《規劃》提出,要以綠色生物制造、創新藥物研發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為發展重點,在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等生物技術創新資源優勢地區和產業集聚區,整合優勢科研技術平臺和人才資源,聯合生物技術相關創新型企業形成產業聯盟,共同組建生物技術創新中心。
(四)推動生物技術產業發展
《規劃》提出,要加快專業化園區建設。其中,在“生物醫藥專業園集聚區”方面,要遴選 10-20 個生物醫藥產值超過 100 億元的優勢地區,集中力量開展新型化學藥、生物藥、醫療器械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中藥現代化,培育創新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