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9 來源:互聯網
近日,關于利巴韋林(又稱病毒唑)不適用兒童手足口病和病毒性感冒的話題再次被點燃。
深圳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兒外科副主任醫師裴洪崗提到,根據北京兒童醫院對醫院里2007年下半年的門診處方抽樣分析,12.82%的處方里含有利巴韋林,其中超過81.17%是針劑,將近70%是用于3歲以下的孩子,同時合用抗菌藥的占85.80%。
并非抗病毒的良藥
但實際上,利巴韋林的適應證只有兩種,“其一是用于腺病毒性肺炎的早期治療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和支氣管炎;其二是丙肝,但必須強調的是,治療丙肝時,利巴韋林要與干擾素一起使用。”海軍總醫院藥劑科原主任孫忠實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我國,利巴韋林的劑型過多,包括口服片、滴劑、顆粒劑、膠囊、噴霧劑等,不同廠家的說明書中對于利巴韋林描述的適應證也不盡相同。甚至很多說明書將利巴韋林適應證中的合胞病毒去掉,只提及適用于病毒感染。”
而恰恰這些因素為不合理使用利巴韋林埋下了伏筆。
在美國,片劑的利巴韋林用于治療3歲以上慢性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熱;霧化劑則用于治療住院嬰幼兒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的嚴重下呼吸道感染。而歐洲藥品評估局(EMEA)目前批準的利巴韋林制劑僅有片劑,用于慢性丙型肝炎。
然而,即便是這幾種適應證,孫忠實也坦言,對于5歲以下的兒童也要慎用利巴韋林,因為其不良反應過大。
在利巴韋林的眾多不良反應中,*為突出的問題為溶血性貧血,這一點在動物實驗所顯示的遺傳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以及臨床應用中均有發現。而且,利巴韋林可能會導致流產,因此在妊娠用藥分級中屬于X級,即禁用于孕婦以及孕婦的男性配偶。“治療丙肝時,患者往往要連續幾個月服用利巴韋林,出現溶血性貧血及其他不良反應的幾率更大。”孫忠實補充道。
截至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藥品不良反應數據庫中,有關利巴韋林的不良反應報告共8600余例,涉及不良反應26000余例次;其中不良反應表現為胎兒異常的有126例次,明確為畸形的有45例次,涉及多個系統的畸形;不良反應表現為腫瘤的有81例次;以及溶血性貧血的有123例次。
在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在2006年公布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中,也已經針對利巴韋林的安全性問題進行了通報。CFDA認為,鑒于利巴韋林臨床應用廣泛、使用量較大,提醒相關專業人員對其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貧血等安全性問題予以關注。
需再審查利巴韋林
然而,盡管CFDA早已經提醒專業人員注意利巴韋林的安全性問題,但目前醫藥市場中依舊有不少利巴韋林的藥品。
孫忠實認為,利巴韋林的安全問題未被重視的原因與各藥廠的利益相關。“現在,國內大概有一兩百家藥廠在生產利巴韋林,這說明很多企業并非創新,只是改變了利巴韋林的劑型而已。這也就造成了利巴韋林說明書混亂,被人誤解甚至濫用。”
面對這樣的現狀,孫忠實認為,國家醫藥監管部門應負起責任,重新審查與其相關的藥物,對所有利巴韋林的說明書進行一次認真的審查和重新批準。
病毒性疾病幾乎沒有特效藥
對于病毒引起的一些疾病,孫忠實表示,目前沒有覆蓋所有病毒的有效藥物,更何況舊病毒尚未研究清楚,新病毒又層出不窮。比如近幾年出現的寨卡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即便是感冒,目前發現的引起感冒的病毒就有200多種。所以如果使用廣譜抗病毒藥,可能針對的并非是引發病癥的病毒。“現在針對某種病毒有效的藥物很少,疫苗是*佳方法,但疫苗雖然可以防治病毒感染,但其劣勢也是只針對一種病毒,若病毒出現變異,疫苗就會失去效果。”孫忠實表示。
此外,兒童手足口病雖是病毒引起,但卻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典型的癥狀是在手心、足掌心、口腔黏膜及臀部等處出現皰疹。利巴韋林對此病的療效還有待更多循證。孫忠實強調,手足口病值得注意的另一問題在于給藥的窗口期很短,大約在發病的12~24小時之內給藥才能達到效果。但實際上,很多手足口病發現時早已過了這一窗口期。
所以,孫忠實建議,針對病毒性疾病,**要做好預防工作,比如注意衛生,保持空氣清潔,對于已經患病的人群注意隔離;其次就是要開發相應的疫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