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9 來源:互聯網
在大氣治理這場戰役中,PM2.5問題還沒解決,臭氧又來了,并成為空氣污染“元兇”。隨著夏季高溫天氣的持續,京津冀近日遭遇一輪臭氧污染襲擊,相關治理措施正加緊推進。其中,在防治過程中,國外臭氧污染治理成功經驗值得借鑒。
好不容易熬過了霧霾和沙塵暴,臭氧污染又來了。5月18至19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一次污染過程,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部分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中度污染,其中,首要污染物為臭氧。
步入夏季,隨著全國范圍內晴熱天氣的出現,高溫也伴之而來。不知不覺中,臭氧污染來到人們的視野當中,悄悄潛伏在萬里晴空,成為多地空氣質量首要污染源。
臭氧污染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研究所副所長徐曉斌表示,華北地區進入夏季,晴朗天氣基本是無云狀態,非常有利于光化學反應,臭氧是光化學反應,所以產生了高濃度的臭氧,形成了臭氧污染。
而京津冀此次面臨的臭氧危機,除了與毒辣的陽光和高溫有著密切的關系外,人類排放也是重要因素。在高溫光照的催化下,人類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而形成。其中,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機動車、發電廠、燃煤鍋爐和水泥爐窯等;揮發性有機物主要來自機動車和石化工業排放等。
與高空中的臭氧層不同,由于臭氧具有的強氧化性,近地面的臭氧則是一種有害氣體,甚至會成為“健康殺手”。據中國經濟網報道,高濃度持續性的臭氧污染可能導致人流淚、眼睛疼、頭痛等癥狀出現,更嚴重的會影響到呼吸道、心血管系統。因此,加快臭氧污染防治措施刻不容緩。
雖然阻止不了高溫和強紫外線的出現,但是可以控制形成臭氧的‘幫兇’,即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環境氣象與健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式功教授表示,臭氧污染的治理從根本上應著眼于污染物控制,**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明顯的就是汽車尾氣,一方面是總量的控制,另一方面是汽車尾氣排放凈化標準的管理,對排放不達標車輛嚴加管理,這其中也包括多化工企業的管理與控制。
另外,據中科院大氣所的有關專家介紹,臭氧污染是各地治理PM2.5過程中會伴隨產生的,兩者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的關系。因為隨著PM2.5濃度降低,空間透明性好了,輻射強、紫外線強,是生成臭氧的條件。因此,在天氣晴熱的夏季,臭氧將成為大氣首要污染物,而其治理應與對PM2.5的治理結合起來。
目前,已有城市開始對臭氧污染進行專項治理。不止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隨著夏季高溫天氣持續,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以及全國多個省份都采取了臭氧污染防治措施。 臭氧污染戰役已然打響,防治工作任重道遠。專家建議,在臭氧污染頻發期間,建議減少出門,避免在正午陽光*烈臭氧濃度*高的時候暴露在室外,減輕臭氧對人體帶來的傷害。
國外臭氧治理面面觀
我國對于臭氧污染控制尚處于起步階段,如何科學制定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比例,有效實現臭氧濃度降低,是當前臭氧污染治理的難點之一。當然,治理臭氧的經驗也可取他山之石,國外在這方面的“降魔”經驗值得借鑒。
美國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洛杉磯光化學污染事件之后,美國地方政府開始嘗試設立臭氧區域協同治理。1997之后,便擴大區域管控,出臺區域NOx控制政策,加嚴臭氧標準。同時,美國允許污染源之間進行排污許可交易,發布《清潔空氣州際法規》、《跨州空氣污染法規》,削減電力行業NOx和SO2排放量。
日本
近40年來,日本臭氧治理措施在不斷探索中完善。此外,高度重視環境監測預警能力建設、科學技術研發和技術人員培養等工作,為全面科學防治臭氧污染奠定了堅實基礎。
歐洲
歐洲環境局建立了一個臭氧污染網上監控系統,臭氧地圖使用的數據來自500多個歐洲大陸監測站。當污染物達到一定程度時,歐盟各個成員國必須向公眾發出警報,減少外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