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9 來源:互聯網
病蟲害問題是農作物種植期間不可避免的問題,雖然使用農藥可以很好的解決病蟲害問題,但不合理的使用農藥會造成自然環境的嚴重危害,那么我們就從環境角度觀看農藥行業發展情況。
《聆聽中國·對話世界》第五場報告會在西區新教報告廳開講。我校理學院院長周志強教授以“從生存與環境看農藥的是非”為題與師生進行了交流。報告會由學工部副部長李洪棟主持。
周志強教授是我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家農藥殘留標準審評委員會委員兼分析方法工作組組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委員、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常務理事兼農藥委員會主任。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及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帶頭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為手性農藥分離分析及環境行為、農藥殘留與農產品安全;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項目、FAO/IAEA國際合作項目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以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40余篇,多篇論文被評為高被引論文,出版專著《手性農藥與農藥殘留分析新方法》;以**完成人獲得多項教育部、北京市教學及科研成果獎勵。
周志強就“什么是農藥”、“農藥的利弊”、“如何解決農藥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何去除農藥殘留”、“如何進行農藥安全評價”等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根據自己多年來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和體會進行了精彩演講。農藥是防治農、林、牧業生產中有害生物和調節植物生長的化學及生物制品,分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鼠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幾類。農藥殘留安全評價應關注三個方面:手性農藥、農藥代謝物、農藥相關雜質,我們在選擇用什么方式去除農藥殘留時,不能僅僅考慮主要成分,要考慮到多種可能來選擇。
結合視頻《探索與發現——殺蟲劑:毒物還是仙丹》,周志強表示,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不能只看它的有利一面,也不能只看有弊的一面。農業生產和疾病控制中不得不使用農藥,而使用農藥必然會帶來農藥殘留,目前已經發生了一些給環境、人體健康等帶來危害的事件。但是農藥并不可怕,農藥殘留安全事件大多是因為未按規定使用農藥。*近,國務院公布了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將原由多部門負責的農藥生產管理職責統一劃歸農業部門,并強化農業部門監管手段,解決重復監管、監管盲區并存的問題。同時明確對農藥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鼓勵減少農藥施用量,加強劇毒、高毒農藥監管。通過嚴格的全過程管理,強化農藥合規生產。
報告會現場,與會師生還就農藥發展前景、農藥工作者的職責、如何看待家庭常用的去農藥“小竅門”、農藥與環保等問題和周志強教授進行了交流。
《聆聽中國·對話世界》系列報告會由黨委學工部、黨委宣傳部聯合主辦,我校師生600余人聽取了這場報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