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2-06 來源:互聯網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院士李燦、博士李澤龍、博士生曲圓直等人在CO2催化加氫制備芳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串聯式催化劑體系直接將CO2高選擇性地轉化為芳烴。近日,該研究成果在《焦耳》(Joule)上發表。
李燦團隊長期致力于太陽能光催化、光電催化、電催化分解水制氫和CO2轉化工作。利用清潔能源制氫將CO2轉化為燃料及化學品,是實現CO2減排和碳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策略。芳烴是有機材料合成中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利用芳烴可以合成眾多的聚合物材料,例如聚苯乙烯、苯酚樹脂、尼龍,以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等。傳統芳烴的合成方法主要是石腦油的裂解和近年來發展的基于煤制甲醇的甲醇制芳烴(MTA)路徑,均需要依賴化石資源(石油和煤)。因此,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氫將CO2轉化為具有高附加值的芳烴,使CO2以聚合物材料的形式儲存下來,既可以實現CO2碳資源化利用,又可以起到減排CO2作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然而,CO2在熱力學上是惰性的分子,實現CO2的活化和高選擇性的轉化存在較大的困難和挑戰。
在該工作中,李燦團隊基于CO2在ZnZrO固溶體上加氫制備甲醇(Science Advances 2017)的研究,以及CO2在ZnZrO/SAPO串聯體系上加氫制備低碳烯烴(ACS Catal. 2017)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構建了ZnZrO/ZSM-5串聯催化劑體系。該催化劑將CO2加氫高選擇性地轉化為芳烴,CO2單程轉化率為14%時,烴類中芳烴的選擇性達到73%至78%,而CO的選擇性可壓低到44%。研究發現CO2加氫到芳烴的關鍵是串聯催化劑的有效協同。紅外光譜、化學捕獲,以及實驗表明CO2和H2在ZnZrO固溶體氧化物上被活化生成CHxO中間物種,中間物種從ZnZrO表面遷移到分子篩孔道中,進而完成芳烴的生成。串聯催化劑之間的協同機制,以及關鍵中間物種CHxO的表面遷移實現了CO2加氫直接到芳烴反應在熱力學和動力學上的耦合。CO2加氫反應中生成的適量H2O通過抑制低碳烯烴在分子篩中弱酸位的吸附,對烯烴的芳構化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由于在反應體系中H2O及CO2的存在,其提供了弱氧化氛圍,抑制了催化劑上多環芳烴的生成,延長了催化劑的壽命,該催化劑在100小時的反應過程中沒有出現明顯的失活。該技術為CCO2轉化拓展了新的思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丙烯酸價格加快下探》
下一篇《稀土市場步入上行通道》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