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2-12 來源:互聯網
植物表皮蠟質對于減少水分蒸騰、提高耐旱性、減弱紫外光傷害以及抵抗病蟲害等具有重要作用。蠟質主要由超長鏈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醛、醇、烷烴、酮和酯類等)組成。超長鏈脂肪酸分別進入酰基還原途徑生成偶數碳鏈的伯醇和酯類,脫羰途徑生成偶數碳鏈的醛和奇數碳鏈的烷烴。在擬南芥莖表皮中烷烴進一步轉化為仲醇和酮,而水稻等單子葉植物的葉表皮蠟質中卻不含仲醇和酮。因此,烷烴被認為是單子葉植物脫羰途徑的*終產物。與此同時,奇數碳鏈伯醇是蠟質的組成成分,但其合成途徑尚不清晰。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曲樂慶課題組從水稻MNU誘變突變體庫中篩選獲得一個葉片呈沾水表型的wax crystal-sparse leaf 5(wsl5)突變體。突變體葉片表皮蠟質中烷烴異常累積,而C29伯醇含量顯著降低。通過圖位克隆的方法,分離出控制該性狀的WSL5基因,編碼一個功能未知的細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CYP96B5。研究發現,CYP96B5定位于內質網,其過量表達的轉基因水稻葉表皮蠟質中烷烴含量顯著降低,C29伯醇含量增加;而功能敲除突變體則呈相反表型。進一步研究發現,WSL5/CYP96B5以烷烴為底物催化產生伯醇。異源表達的WSL5與擬南芥內源烷烴鏈中羥化酶MAH1共同競爭烷烴底物,導致前者產物C29伯醇含量增加,后者產物仲醇和酮含量降低。WSL5與飽和烷烴共同注射煙草葉片試驗進一步證明其功能。該研究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烷烴末端羥化酶,闡明植物中超長奇數碳鏈伯醇合成的機理。
該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New Phytologist。曲樂慶課題組已畢業博士研究生張犢為論文的**作者,曲樂慶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和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的資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