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2-12 來源:互聯網
近日,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葛明橋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目為“Materials tactile logic via innervated soft thermochromic elastomers”的學術論文(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 4187, IF:11.8)。傳統的機器依靠剛性的、集中的電子元件來進行邏輯處理,這限制了機械的復雜性和可伸縮性。論文提出使用柔性材料本身作為決策者,為創造完全柔軟的機械設備提供了可能性,為研究完全柔軟且可以響應相互作用、周邊環境的反饋回路嵌入式傳感器提供了理論依據。
自然界充滿了柔軟的功能性材料,但是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一種人造材料可以實現類似眼睛(自適應光學)、皮膚(多模態感知和自愈)、神經網絡和大腦(邏輯計算)這樣完全是由軟材料構建的傳感器。自然界中也有許多完全軟的生物,例如,頭足類動物可以改變顏色,它們的神經系統能夠對感覺輸入并做出局部反應,而不需要大腦的集中處理。科學家們對利用柔性材料綜合模擬這些傳感功能很感興趣。制造的材料能夠應用在軟機器人(用于人類輔助、修復和災難響應)、人機界面、被動顯示器、偽裝適應性表面和電子皮膚等領域。
葛明橋教授團隊發現邏輯決策可以在材料層面完成,而不依賴半導體運算。受到章魚手臂中分布式神經網絡的啟發,團隊展示了一個完全柔軟,可拉伸的有機硅復合材料。該有機硅復合體摻雜有熱致變色顏料并可以受液態金屬的支配,液態金屬的變形能力使焦耳熱發生幾何變化加熱,從而實現可調的熱機械著色及感知觸覺和應變。在更復雜的電路中,變形的液態金屬可以重新分配電能到遠端部分,以一種觸覺“輸入”轉換成數字比色“輸出”的方式來實現邏輯運算。
該論文**作者是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晉陽助理研究員,通信作者為葛明橋教授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Michael D. Dickey教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