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2-12 來源:互聯網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于2004年原創發現的一種全新催化劑——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歷時15年持續研發試驗,近期已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萬噸級工業試驗,并于26日傍晚在北京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這一重要催化劑研發已列入中科院“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A類戰略先導專項重大科技任務“合成氣制混合醇聯產柴油萬噸/年級工業示范”項目,其階段性研究成果“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制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新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新型催化劑獲授權發明專利11件,屬于原創性技術,指標先進,應用性強,居國際**水平。
據示范項目負責人、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丁云杰研究員介紹,該示范項目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陜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共同于2018年啟動,其創新性首次采用新型鈷-碳化鈷基催化劑,在大型漿態床反應器中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的萬噸級工業試驗。今年10月底至11月初,萬噸級工業試驗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連續72小時催化劑性能考核。
他說,高碳醇是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在紡織、造紙、醫藥等領域應用十分廣泛。隨著精細化工行業快速發展,中國高碳醇市場年均需求量超過200萬噸,且以年均10%速率遞增。當前國際主流高碳醇生產方法的原料和工藝技術被國外壟斷,中國企業所用原料全部依賴進口,價格昂貴且來源不穩定,使得高碳醇產量始終無法擴大,相關下游產業也嚴重受限。而通過新型鈷-碳化鈷基催化劑合成氣制高碳醇項目的示范推廣,將為中國以高碳醇為原料的精細化工行業提供廉價而充足的原料來源。此外,該催化劑載體為碳材料,易于回收處理,可實現低固廢甚至無固廢。
項目鑒定委員會專家、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亞棟院士稱,如果說合成氣制高碳醇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話,中國原創新型鈷-碳化鈷基催化劑及其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氣一步制高碳醇萬噸級工業試驗,就是找到一條具有工藝流程短、原料成本低等優勢的“通往羅馬”的捷徑,在科學研究和經濟發展方面都具有很強競爭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