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8-19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溫哥華當地時間8月18日上午),孟晚舟引渡案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的審理全部結束。法官決定延期宣判,當地時間10月21日早上9:15將會公布*終裁決時間。
華為加拿大公司也發聲明稱,“孟晚舟女士在被捕多年后,被指控的多個欺詐案,沒有一個能證明造成實際傷害,這不是非同尋常嗎?。”同時,華為加拿大公司表示,法官持續以“懷疑”的態度看待美國對孟晚舟的指控,這十分不尋常且不明確。華為一直支持孟女士追求公正和自由。
在當地時間8月17日上午10點,代表孟晚舟的辯方律師繼續法庭陳述。辯方律師表示,美方對孟晚舟所謂的“欺詐”指控沒有給匯豐銀行造成任何實際的損失,甚至名譽損失也不存在。美方提交的用于要求引渡的主要法律文件——《案件記錄》使得本案存在“證據真空”,美國試圖用“有根據的猜測和推測”來彌補其針對孟女士的證據中的漏洞。
在一份庭審記錄中,孟晚舟的辯方律師指出,按照加拿大的反欺詐法,指控欺騙行為,必須要有具體證據可以證明相關欺騙行為引發了實際損失或具體的損失風險,這些風險不能是基于遙遠未來的預設或者假設。孟晚舟的陳述沒有使匯豐面臨任何實際的、可量化的風險損失,不滿足加拿大欺詐法損失要件的要求,因此案件不成立。
此外,辯方律師表示,在美國起訴案件記錄(ROCs)中,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匯豐銀行因孟晚舟的PPT陳述遭受了切實的、附有金錢損失的名譽聲譽風險。單純的聲譽風險不是欺詐法保護的利益,而是需有具體、現實的證據證明,受害者因欺詐行為,受到了附有現實金錢損失、損失風險的聲譽損害。
在此前發布的聲明中,華為表示,仍然堅信孟晚舟是清白的,將繼續支持孟女士尋求正義和自由。
華為加拿大的聲明見下:“華為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我們也一直相信加拿大的司法體系。華為一直支持孟女士尋求正義和自由,今天我們依舊堅持這一立場。”
8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于記者會上強調:“我們敦促美方立即撤銷對孟晚舟女士的逮捕令和引渡要求,加方立即糾正錯誤,釋放孟晚舟女士,并讓她盡快平安回到祖國。”
隨著孟晚舟一案聽證會的進行,孟晚舟的律師團隊向法院展示了越來越多的證據。這些證據不僅顯示出加拿大方面對孟晚舟的逮捕是出于政治目的,而且也顯示出加拿大政府在對孟晚舟的逮捕中存在著許多非法行為。如果加拿大方面的法院客觀地看待這些證據的話,孟晚舟一案將*有可能出現轉機。
加拿大政府為何服軟
此前,盡管孟晚舟的律師團隊已經拿出了越來越多的證據,但加拿大政府方面依然是執迷不悟,直接拒絕接收孟晚舟團隊提交的新證據,由此便可看出,加拿大政府方面沒有正視其違法逮捕孟晚舟的事實,也沒有正視加拿大以及國際社會眾多人士要求加拿大政府釋放孟晚舟的請求。加拿大政府執意要一條路走到黑,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
按照原先的計劃,在5月份孟晚舟事件就會迎來一個結果。現在加拿大突然松口,同意了孟晚舟團隊提交的申請,無疑釋放出了一個友好的信號,相信在中方以及孟晚舟團隊的努力之下,有朝一日,孟晚舟女士將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孟晚舟曾主導華為財經業務改革
除了是華為的CFO外,孟晚舟的另一個身份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1987年,華為成立,1993年,孟晚舟加入華為。
孟晚舟曾在題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內部文章中回憶,1993年,剛剛進入華為工作*初的那幾年,她承擔了總機轉接和文件打印等工作,瑣碎且辛苦。“我是華為早年僅有的三個秘書之一。”
任正非曾對孟晚舟說,社會閱歷的**條是對人要有認識,打雜的經歷有助于積累這些經驗。
1997年孟晚舟去了華中理工大學讀碩士,學會計,一年半學成,又回到了華為的財務部門,這才真正開始了她在華為的職業生涯。孟晚舟曾歷任公司銷售融資與資金管理部總裁、賬務管理部總裁、華為香港公司首席財務官,以及國際會計部總監。
2011年,華為上任CFO梁華卸任,在華為財務工作18年的孟晚舟正式出任公司常務董事、CFO。
而在此前的董事會換屆選舉中,孟晚舟當選為副董事長。華為表示,在近年來華為業務快速發展及全球化運營的過程中,她主導了公司財經體系的規范化、職業化體系建設,成功地實施了財經管理變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