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據青島、張家港、廣州等地的棉花貿易企業反映,自3月份以來港口保稅、清關及3/4/5月船期印度棉的詢價、成交持續遇冷、萎縮(整體港口保稅+非保稅棉花庫存不斷小幅增長,出貨稀少),有些貿易商表示一周多沒有簽約銷售甚至門可羅雀。
從調查來看,截至3月下旬前,中國各主港2018/19年度印度陳棉已基本售罄(價格、品質等指標較2018/19年度巴西棉、西非棉有優勢,11/12月份成交較快);而2019/20年度印度棉保稅、清關數量近一個多月持續增長,雖然與美棉、巴西棉甚至烏茲別克斯坦棉庫存仍有些差距,但追趕的勢頭比較猛,3/4月份與美棉“并駕齊驅”的希望較大。
據印度棉花協會預測,2019/20年度印度棉花出口量預計為420萬包(約71.4萬噸);USDA*新月報預測印度棉花出口量78.4萬噸,但目前如下幾個因素對印度棉花出口形成阻力,完成目標的不確定性上升:
一是印度棉價高企,出口競爭力大幅下滑。隨著ICE期貨主力合約不斷下探新低,美棉、巴西棉、西非棉等現貨報價大幅下調(以ICE為報價體系),而印度棉受MSP價格、CCI敞開收購的“托底”,現貨報價表現堅挺。目前中國主港ME/EMOT M?1-5/32(強力28-30GPT)普遍低于印度棉M 1-5/32的報價4美分/磅左右;
二是中國紡企、貿易商對印度棉興趣大減。一方面中國爆發新冠疫情期間,印度政府先禁止出口口罩,又對華關閉棉花出口市場,不僅部分合同違約,而且印度棉受到中國企業的強烈抵制;另一方面隨著2、3月中國啟動進口美棉關稅排除程序,品質、一致性和穩定性、易纖指標更好的美棉受到中國進口企業的關注和青睞,印度棉“邊緣化”;當然從港口現貨來看,印度棉“物不美,價不廉”;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運費大漲及印度盧比兌美元連續下跌制約棉花出口。隨意大利、伊朗、西班牙、法國、德國及美國等各國相繼被疫情“攻陷”,紛紛采取封城、關閉邊境等措施,導致貿易、物流、交流等受到非常大的沖擊;而隨美聯儲采取降息+QE,歐洲央行“開閘放水”,因此為了減弱疫情對印度的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構成的沖擊,印度央行不得不降息刺激盧比匯率由貶轉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