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在“世界原產地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分銷服務大會”(以下簡稱“世界地理標志大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周暉國指出,我國地理標志使用規模正在逐步擴大。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新數據,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累計認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482個,累計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6381件,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市場主體152 0173 3840家。
此次大會是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下,由世界貿易網點聯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共同主辦,由世界貿易網點聯盟北京中心、聯合國貿易網絡上海中心、北京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協會、北京當代之光廣告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我國地理標志使用規模逐步擴大
地理標志是國際公認的重要知識產權類型,這些標志產品蘊含了當地獨特的自然、風土條件,是傳統文化的沉淀,是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
“中國是知識產權標志大國,保護好、管理好、發展好地理標志,對于帶動地方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周暉國指出。
周暉國介紹,截至今年8月中旬,中國各省區市和外國在華已注冊地理標志商標為6381件,其中山東省844件,山東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81件,地理標志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數量均居全國**位;獲得歐盟兩批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17個,居全國第三位。
據大會執委會負責人胡娟介紹,除山東,我國還有很多省市的產品已經獲得了地理標志商標。其中,重慶有283件地理標志商標,在當地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名聲遠揚的涪陵榨菜、永川豆豉、奉節臍橙等。內蒙古擁有177件地理標志商標,這些草原特色成為祖國地理標志大家庭中*富有地域風情的成員。擁有瓜州蜜瓜、慶陽蘋果、苦水玫瑰、隴西黃芪、岷縣當歸等一大批富有地域特色地理標志產品和中醫藥產品的甘肅省,目前擁有152件地理標志商標。在陜西,86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41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助力了當地特色農業的蓬勃發展,品牌建設持續壯大。山西的太行山脈促成山西特有的地理條件和自然條件,也成就了其地理標志產品天然的孕育土壤,共擁有90件地理標志商標。寧夏有25件地理標志商標,包括獨有的特色枸杞樹、鹽池灘羊肉、賀蘭山葡萄等。
就在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新批準2021年確定籌建西湖龍井等50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示范區域內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企業2444家,直接年產值達1300億元,產品附加值高。力爭通過3年建設,提升示范區地理標志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增加地理標志產品市場附加值。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將通過啟動知識產權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大力扶持以專利為支撐的創新經濟,以商標為支撐的品牌經濟和以原產地地理標志為支撐的特色經濟,探索出一條將知識產權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共同發展的有效路徑。
地理標志國際法規提升全球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通過地理標志和商標等知識產權工具,還可以達到保護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傳統特色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拓寬區域或國際流通渠道的作用。
據商務部條法司二級巡視員陳雨松介紹,《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雙方共計500余個地理標志可在《協定》項下實現保護。
“《協定》通過保護這些地理標志,使消費者能體驗到正宗的地理標志產品。”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農業參贊彭達明表示,**批受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包括中國的普洱茶、四川泡菜、紹興酒、吐魯番葡萄干,歐盟的香檳、帕爾瑪火腿、波爾多葡萄酒、菲達奶酪等產品。
“《協定》的實施對生產者來說,不僅維持了農村地區的就業和經濟活動,有利于鄉村發展和鄉村振興,還也為消費者帶來‘三重保證’,即保證產品原產地、保證產品的質量、產品的真實性等。”彭達明表示。
《協定》的生效也推動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據陳雨松介紹,目前我國地理標志相關產值已經超過1萬億元,《協議》的生效推動了不少地方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成為實施精準脫貧的主要途徑之一。如百色芒果在登記為地理標志產品后,價格提升了40%,累計有6.8萬戶25.23萬人通過種植百色芒果告別貧困;山東魚臺大米的價格也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前的每公斤4.4元增加到現在的每公斤5.4元,每公斤增加收入1元,使全縣農民增收達4億多元,全縣1947戶農民、4700多人脫離貧困。
“目前我院受理的事關地理標志產品國際貿易和競爭的涉外案件較多。”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院長靳學軍看來,一系列國內外法規的實施對涉地理標志商標授權行政案件的審理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從建院至今年8月,我院共審理涉地理標志商標授權行政案件53件,涉地理標志商標確權行政案件78件,涉地理標志商標民事侵權案件43件。”靳學軍表示,其中近三成屬于涉外案件,多涉及國際知名葡萄酒、烈酒和農產品等地理標志產品和相關國外政府部門、貿易組織、行業協會。另外,涉及事關地理標志品牌布局的授權確權行政案件以及事關區域產業品牌發展和社會大眾消費的案件較多。在區域產業品牌發展和社會大眾消費的案件中,從標志類別角度看,地理標志案件涉案商品或服務已涵蓋商標申請注冊45個類別中的20余類。其中,涉農產品類地理標志案件數量*多,涉及果蔬、茶葉、藥材、煙草等近20個產業小類。
對此,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清表示,北京市將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法制化水平,為包括地理標志在內的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不斷加大地理標志侵權查處力度。今后北京將把地理標志產品生產專用標志使用納入知識產權信用監管體系,為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此外,將深化國際合作,“促進優質地理標志產品雙向流動,進一步加強涉外地理標準保護和海外維權力度。”他強調。
充分發揮地理標志制度優勢
我國地理標志在監管機制建設、示范區建設、地理標志保護水平、地理標志保護國際合作等多個方面,取得了新進展。“下一步,要充分發揮地理標志的制度優勢,更好推動地理標志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司司長張志成表示。
**,提高地理標志保護法治化水平。深入開展地理標志立法調研論證,推動加快地理標志專門立法步伐,確定違法行為、法律責任及保護途徑,及時提出立法建議。推動在地理標志保護機制下,強化初級農產品、加工食品、道地藥材、傳統手工藝品等的保護。
其次,健全地理標志保護體系。完善特色質量保證體系,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地理標志特色質量管理融合。優化完善地理標志保護標準體系,加大地理標志保護基礎通用國家標準制定力度,提升高質量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標準的有效供給。完善專業化地理標志檢驗檢測服務網點建設。
另外,強化地理標志全鏈條保護。嚴厲打擊地理標志侵權假冒行為,規范在營銷宣傳和產品外包裝中使用地理標志的行為。嚴格監督和查處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人未按相關管理規范或使用管理規則組織生產的違規違法行為。
同時,構建地理標志協同保護格局。推動在部門和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中納入地理標志保護內容,推動我國地理標志產品走出去。統籌推進《中歐地理標志保護協定》第二批清單地理標志互認互保,推動地理標志保護領域的國際規則體系不斷完善發展。
對此,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謝華平認為,我國地理標志資源豐富,這些地理標志產品以其顯著的天然地理特征、特殊的商業價值和廣為流傳的口碑而為尋常百姓所熟知,如陽澄湖大閘蟹、五常大米、平谷大桃、寧夏枸杞等。“從挖掘文化內涵、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科技創新、重視品牌孵化、加強金融創新服務、加強地標市場宣傳等多個方面著手,不斷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激發鄉村發展活力。”他指出,加強地理標志創造、運用、保護,可以提升地理標志產品品質和附加值,樹立自主品牌消費信心,從而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物質文化需求。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