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中國經濟增速從2015年以后進入“新常態”,各大機構預測,未來中國GDP增長率將處在約6%的狀態。與此同時,“消費”成為新常態經濟下*重要的拉動因素,2016至2018三年間,消費占GDP貢獻值已分別達到81%、59%和76%。而食品飲料當前又是中國消費者*大的支出,提供著主要拉力。這個拉力未來會如何變化,將牽動著整個消費市場。
圖源Pixabay
在4月10日Foodaily每日食品網主辦的“2019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大會(FBIC)”上,OC&C戰略咨詢(OC&C?Strategy?Consultants)聯席合伙人江宜璁從中國的宏觀經濟和消費環境出發,洞察了食品行業的發展方向和趨勢,以下是現場的分享內容。
宏觀層面: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食品飲料在經濟支出中占有主導地位
大家都在講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從GDP的角度,中國從以往經濟紅利增長到新常態,未來還會持續新常態,這個是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是很正常的狀態。如果預測2019年大概是什么樣的GDP環境,我們認為是6.2%左右,不管是從IMF,還是世行、高盛銀行的分析,未來中國經濟將處在接近6%,5.5%到6%的狀態。對大家來說未來中國經濟大環境應該是這樣的新常態。
那么,相比其他市場,中國政府在中國消費環境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或者說政府做了什么,整個環境有什么改變?我們看到,消費成為拉動新常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從2014年開始,消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會更加重要。
2018年消費占GDP貢獻值到了76%,就是四分之三的貢獻度。大環境下看GDP好像放緩,但是GDP的構成中消費的重要性是提高的,這對整個消費品行業來說是一個比較正面的信息,也是大環境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很多做食品飲料的人會看CPI指數,一種是整體的CPI,一種是針對食品煙酒的CPI。我們根據前面劃分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在新常態經濟期,可以說CPI并不高,CPI代表什么?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物價指數,我們五年前、十年前,大家常常聽到消費者抱怨物價上漲很快,而今天新常態下物價上漲比較有限,整體來看,未來的CPI指數也并不會太高。
我們做很多行業觀察或分析的時候,發現有很多行業增長特別快,原因有一大部分來自于物價上漲,如果把物價拋掉才是真正的成長。這一頁目的是想說明,物價因素未來對行業的影響并不會太大,當然也有個別行業有例外。僅從食品飲料行業整體來看,物價的影響是比較有限的。
我們挑了幾個代表性一二三線城市去證明剛剛講的消費拉動,我們看到,所謂消費,也就是人均支出部分,一二三線城市在過去幾年里面有很明顯的消費拉動現象。
比較有趣的是,消費拉動在一二線城市甚至快過三線城市。我們常常講行業里面的機會點,很多人說三四五六線城市、農村有巨大的機會點,但其實我們看到,一線、二線城市依舊有著巨大的升值或者成長潛力。
人的消費包括很多東西,中國消費者食品飲料消費的比例*大,吃住也占了很大比例。對比來看,日本食品飲料占比并沒有那么高,歐洲、英國、美國相較而言也比較低。所以,未來中國消費者在食品飲料的花費,可能會受到居住、醫療、教育等消費支出的擠壓,而有一些降低的空間。
因此總結來說,從宏觀來看有正向、有負向,但整體來看未來中國食品飲料這個部分有一個比較正向的趨勢。
品類消長:
健康、口味、多元化是三個主旋律
剛剛講的是宏觀,現在我們細分來看。食品飲料很大,下面各自還有不一樣的品類或者細分類別,我們這里要了解的是消費者如果花了這么多錢,那他會花在哪里?
這里有兩頁,一個是包裝食品,另外一個是飲料,里面有每一個品類的市場規模。我們比較2013年跟2018年,如果這個品類在整個食品飲料貢獻度是增長,就是紅色,如果是減少就是綠色。消費者的消費在增長,五年前有100元花在食品飲料,現在有152 0173 3840元;以往10%花在牛奶,現在可能8%花在牛奶。
如圖所示,紅色部分有烘焙、嬰兒食品、酸奶、調味品、白酒和瓶裝水,而茶、果蔬汁都是減少的,那么這些五年前與2018年的對比代表了什么?我們觀察后總結出三個方向。
**,健康是長期風口。以酸奶為例,大家想到酸奶很容易就聯想到健康,它的升級也非常明顯。高端酸奶的市場份額在2016年僅占中國酸奶市場份額約35%,預計2022年將達到50%。
第二,口味是永恒的賣點,不管怎么健康或者有其他的功能,其實對消費者*原始、*重要的的吸引力還是來自于好吃。以可口可樂與零度可樂為例,我們看到可口可樂跟零度可樂終究存在差距。當然可口可樂沒有零度可樂這么健康,但可口可樂的口味無法取代。口味是消費者感性的部分,需要被滿足在產品里面。
第三是多元化。多元化是創新賽道,創新的重點體現在品類創新、配方創新、包裝創新和業態創新上。以餅干為例,我們對天貓淘寶平臺餅干品類前1000銷售榜單產品銷售額增長進行拆分,我們發現相比2018年3月的數據,在2019年依然呈增長趨勢的老品牌,其新產品的增長28%來自于多元化創新,不管是配方創新,還是品類創新,亦或是包裝創新,然而其中包裝創新占了一半。
這三個是比較方向和趨勢的,我們想要說,健康其實是一個未來恒定的大趨勢,不是一兩年,是未來十年二十年中國消費者都會追求的大趨勢。
產業鏈洞察:
產品、銷售、運營的變革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品類之間的互動消長,但是從整個產業鏈看,還有幾個大的變化趨勢,一個是產品,一個是銷售,一個是運營。
現在做食品飲料有點像做時尚行業,為什么呢?因為有很多的時尚行業DNA,它們流行很快,流失也很快,影響力不是那么大,但是可以靠很多小品牌去建構行業的發展。
現在來看大單品,它產品周期更加短,銷售金額規模縮小,衰退比較快;另外一個角度,產品起來速度也非常快,爆款會快速流行。以比較健康的堅果為例,成功達到10億人民幣需要花多少時間?美好時光、來伊份需要七、八年,新進的品牌像沃隆只花了兩年就實現了十億規模。這個對我們有一些借鑒,對食品飲料企業和參與者及其能力要求是非常巨大的。你怎樣更加快速去實現產品創新,這可能是未來比較巨大的挑戰。
另外,“產品+”也是一個產品趨勢,消費者不僅追求產品,也越來越重視體驗、服務和社交,這些都會是企業發力的重點。
我們想強調其中一點——有一個東西**不會改變,就像前面提到的口味一樣,產品的本質永遠是重中之重。產品質量、產品口味永遠是決定消費者買或者不買的兩個重要因素。例如老干媽不做廣告營銷,不融資,不太改包裝設計,但是每年穩定成長,你會發現有些產品即使沒有干好這些事情,但它靠著產品本質還是可以穩定發展。
銷售的部分這里要強調,大家都在講互聯網,互聯網的巨頭們其實都在參與整個生態鏈。如果放開來看整個分銷環節,一方面看到互聯網巨頭向下滲透,另一方面看到傳統分銷環節在向上發展,即傳統分銷模式的數字化,這方面的驅動一方面來自企業,一方面來自經銷體系。
以怡亞通為例,它是國內*大的供應鏈物流服務企業,作為中介媒介,它本身是一個平臺,能夠更加有效去服務品牌商或者零售商,這里的零售商不僅是傳統的大賣場、超市、便利店,還包括微店、網紅、個人的銷售。你會發現傳統這種所謂的分銷或者經銷體系也在數字化。作為食品飲料企業需要去思考怎么樣在變動環境布局分銷體系、分銷模式,達到*好的平衡以及*大的銷量。
運營模式的部分我們想提到一個點,就是跨界。現在中國市場以及未來市場,跨界都在逐漸變成一種常態。橫向跨界的一種模式是同業相鄰品類衍生,比如喜茶賣飲料加上賣面包,其有很多的資源或者是能力可以共享;另一種是橫跨不同品類運營,例如網易養豬。
另外一個跨界從供應鏈縱向看,供應鏈上游和下游做跨界。其實以往就有很多,現在發現是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容易。例如OEM廠商或者零售方做品牌。
另外想說的是,在整個運營模式里面,品牌商、零售商的生態圈會更加復雜和廣泛。圖中灰色部分是傳統意義生態圈合作伙伴,紅色部分是新環境下面的合作伙伴,這些合作伙伴大部分來自互聯網產業。而隨著生態圈被重新定義,將會有更多新伙伴加入這個生態圈,那么企業處理和管理這些生態圈合作伙伴將更加復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京東生鮮換帥》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