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25日,各地號牌的車輛擠滿了蘇州陽澄湖邊。人們翹首以盼,等著漁船運來一簍簍剛剛捕撈上來的大閘蟹。隨后,大閘蟹們被稱重、分類,運往全國各地。陽澄湖迎來了一年中*繁忙的時節。
作為大閘蟹當中*為知名的品牌,“陽澄湖大閘蟹”名揚海內外。有詩云:“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但是“人怕出名蟹怕肥”,陽澄湖大閘蟹的高知名度也給它帶來了諸多煩惱。
長期以來,市場上充斥著假冒的陽澄湖大閘蟹。有統計顯示,2017年陽澄湖大閘蟹真實市值約3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是當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總營銷額卻達到了300億元,真蟹與假蟹的比例高達1:99。
為了規范市場,自2006年開始,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保護辦”)開始采用發放陽澄湖大閘蟹防偽蟹扣的方式,以此保證“陽澄湖大閘蟹”的正宗。
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姚水生介紹,今年的防偽蟹扣在保持原有專業防偽功能的基礎上,著重在結構外觀和編碼查驗等方面作了升級。此外,今年還升級了防偽查驗平臺,增強標識溯源功能。消費者可通過掃描蟹扣上的二維碼,了解大閘蟹是否確實產自陽澄湖。
理想很豐滿,蟹扣的數量卻非常骨感。蟹農顧敏透露:“保護辦提供的防偽蟹扣數量是每10畝3000個,平均下來每畝只有300個。這幾年養殖技術改善,每畝大閘蟹的養殖密度可以達到上千只,根本不夠用。很多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實際上是無扣可戴。”
楊維龍是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的首任會長,見證了防偽蟹扣的誕生。他介紹,蟹扣的發放數量標準制定于2004年前后,實際參考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大閘蟹養殖密度。他認為:“在經過近20年后,可以考慮根據現在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蟹扣的數量。”
為了補上防偽蟹扣的差額,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也推出了自己的蟹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蟹農私下告訴記者:“協會的蟹扣是每畝800個,每個要收0.3元的制作費,但是包裝上也不能打出‘陽澄湖大閘蟹’的名字。所以有些蟹企干脆自己做一個蟹扣給自家的蟹套上。反正消費者對蟹扣的認知也很模糊。”此外,在實際操作中,有些蟹農為圖方便經常是蟹與扣分離,導致“一些真扣會套在假蟹上”。
作為應對,現在保護辦的防偽蟹扣每年都在進行技術升級,力求讓消費者買到的“陽澄湖大閘蟹”都是正宗的。另據了解,目前有關部門正就每畝大閘蟹的防偽蟹扣發放數量進行調研,有望讓更多的正宗陽澄湖大閘蟹獲得“護身**”。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