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在供給側結構改革中,去產能位居五大任務之首,而對于去產能過程中產生的勞動力轉移問題也引發了兩會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代表委員們表示,妥善解決職工的安置與就業問題,不僅關系到化解過剩產能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也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大局。
民革中央《關于多措并舉,做好去產能過程中人員安置工作的提案》稱,近年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趨緩,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中央政府提出以供給側改革來緩解這一矛盾,改革過程中預計將產生近1000萬的勞動力轉移,將對就業、社保、勞動供求雙方造成巨大的壓力。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2月2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煤炭和鋼鐵這兩個行業作為去產能的切入點,初步統計共有156 0190 2607萬職工需要分流安置。中央財政將拿出1000個億的獎補資金,用于去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鼓勵企業依靠現有的場地、設施、技術開辟新的就業崗位,讓分流出來的職工在本企業繼續就業;距法定退休年齡五年以內,可以實行內部退養。對不能實行市場就業的困難職工,政府將開辟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
有業內人士稱,此次去產能所涉及的人數和去產能的目標量基本成正比,單就人數規模來說,這也是*大一次的去產能行動,毫無疑問也是*難的一次。
據了解,山西煤炭行業從業人員近百萬人。截至2014年底,山西省屬五大煤企集團職工總數超過70萬人。“人多負擔重”,是煤企普遍存在的問題。早在2014年,一些大型煤企就開始通過推行“大部制改革”、職工輪崗輪休、裁減勞務派遣工等方式,“瘦身自救”。到2015年前5月,山西煤礦企業已有1.74萬人輪崗、2.32萬人待崗。
民革中央提案建議,應大力推進社保全國統籌,促進勞動力市場良性運轉;構建社保全國統籌系統,制定完善的社會保障關系轉移制度;優化財政金融資源配置,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和用工成本,支持優質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建設,引導勞動力自發向擁有優質品牌的企業匯集;建立信息平臺,促進跨國就業和勞務輸出。
民進中央《關于發揮教育培訓在化解過剩產能人員安置中作用的提案》稱,在落實好國家關于做好職工安置的一系列政策的基礎上,既要努力為職工創造再就業的工作機會,也要充分發揮教育培訓在化解過剩產能人員安置中的作用,提高職工自身能力和水平,為再就業創造更大的空間。
上述提案建議,盤活主流職業教育資源,破除入學門檻,盡量吸納再就業職工進入職業教育體系;靈活合理安排培訓時間,提供晚上授課和周末授課的選擇,讓再就業職工能夠邊打工養家、邊上學培訓;培訓方式要更加靈活,對于基礎知識及理論知識,可以提供網絡培訓等更加便捷高效的培訓模式。提案還建議,對職工再就業的職業指導要加強創業教育,突出對創業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條件的培訓機構可開設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訓相關課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