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4-18
這事算是把小檢也給看麻了...
日本化工巨頭東麗公司在12日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承認該公司生產的部分樹脂產品,通過舞弊手段獲取了第3方機構出具的安全規格認證。
據調查,該公司在向一家美國第三方機構申請為部分樹脂產品進行安全規格認證時,在樣品中添加了不易燃燒的物質,使得樣品成分與實際產品不符。而東麗公司在取得相關認證的樹脂產品中有近三成、共計122種在認證過程中存在舞弊行為。
調查發現,舞弊行為至少可以追溯到1986年、跨度超過35年,東麗的樹脂產品廣泛用于家電和汽車之中,而這些問題產品被賣給了大約80家公司。
小檢需要點明一下,東麗旗下的子公司2017年被曝出篡改產品質檢數據的丑聞后,東麗公司曾經對集團上下開展過全面調查,但并未發現認證舞弊的問題。直到去年年底,經內部員工舉報后才被公之于眾。
而且早在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東麗HC累計出現149起數據篡改事件,問題產品已銷往13家企業。內部調查顯示,東麗HC為達到顧客要求,在產品檢查階段篡改用于制造汽車輪胎內襯簾布的滌綸工業絲的強度數據。簾布的作用主要是保護輪胎橡膠,抵抗車輪行進時的張力,對強度有很高的要求。
有很多小伙伴也能是不了解東麗到底在干什么的,小檢告訴你哈~總體來說,東麗只在干一件事,就是造絲-----把原材料拉得長長的細細的、或是壓得薄薄的大大的,不管是生絲織物還是塑料樹脂還是各種復合材料。
雖然東麗是一家生產包括纖維,塑料,復合材料,水處理膜,醫療產品的綜合素材制造商。然而,東麗*強大的還是它的纖維事業。甚至可以說,東麗的纖維強大到了可以在世界歷史上留下印記的地步。
可以說本來就深陷數據造假旋渦的日本制造業因為日本東麗承認造假再一次遭到了重創。
如今正在努力應對外界質疑聲的日本制造業似乎已經無暇再去打一場翻身仗,恐怕現在東麗已經成為了壓死日本制造業聲譽的*后一根稻草了。近些年來,日本許多龍頭制造企業陷入造假丑聞,而且造假時間跨度動輒幾十年。
然而,本來就深陷數據造假旋渦的日本制造業因為日本東麗承認造假再一次遭到了重創。
如今正在努力應對外界質疑聲的日本制造業似乎已經無暇再去打一場翻身仗,恐怕現在東麗已經成為了壓死日本制造業聲譽的*后一根稻草了。
但是近些年來,日本許多龍頭制造企業陷入造假丑聞,而且造假時間跨度動輒幾十年。
2021年5月,英國英格蘭地區部分高鐵被發現車廂底存在裂縫,有的裂縫甚至長達28.5厘米。這一發現導致該地區高鐵大面積停運。這些投入使用僅3年的問題車廂,均為日本日立公司生產的“日立800”型列車。
經過5個月的調查,日立公司承認,造成車廂出現裂縫的原因是質檢造假,包括直接篡改檢查結果、變更檢查條件,或者不按客戶規定進行檢查。并且,日立造假已不是1天2天,而是“至少存在30年”。
日本高田,全球排名第二的汽車安全氣囊生產商,僅次于瑞典奧托立夫。
但就是這樣一家公司,持續十幾年篡改產品關鍵檢測數據,致2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堪稱汽車行業的“切爾諾貝利事件”。2017年,高田公司因“氣囊門”事件申請破產。
再比如神戶制鋼株式會社,世界500強、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2017年承認篡改了部分鋼、鋁產品的檢驗數據,以次充好賣給了波音、通用等500多家客戶。而神戶制鋼造假的歷史,甚至要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
日本工業巨頭三菱電機,其空調、顯示器等鐵路車輛電氣產品占日本國內60%市場份額,2021年爆出其鐵路車輛空調檢驗造假,造假史長達35年,社長引咎辭職。早在2017年,三菱集團旗下另一家公司三菱綜合材料,也承認子公司篡改部分產品數據,258家企業均受影響。
當然我們拋開日本在其他行業的造假,就是就事論事,就說在纖維這塊,這些年來,碳纖維被運用到越來越廣泛的工業領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其中的一個促進因素就是碳纖維價格越來越便宜。
這10年來,國際碳纖維價格平均每噸下跌了30萬元,只要中國企業有所突破,日本東麗都不得不降價,打壓現金流匱乏的初創中國企業,當然,東麗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參數造假。
日本躬匠精神的前提是媒體文宣包裝、影視包裝,精髓是創造紙面數據,而不是產品,無論是財務造假、研發造假、還是產品參數造假。宏偉壯觀的日本科技PPT數據和外務省專業的洗地論文才是王道,這是日本躬匠精神產品在市場中排擠其他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也很希望日本的企業能扎扎實實做產品,用心去做,把心思都用在提升產品質量的方面,不要透過工匠精神一看,發現原來是鞠躬精神。
以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