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4-28
我們經常都會聽到老人們常說“菜來了,趁熱吃!”這是我們經常在飯桌上聽到的1句話。
雖然食物趁熱吃味道更香,但如果經常食用特別燙的食物就會存在健康隱患。研究表明,長期吃燙食、喝燙飲的人,得食道癌的幾率比正常人高8倍!我們的食道黏膜非常的脆弱,正常的耐受溫度是40℃~50℃,一旦超過65℃就會被燙傷。當口腔感到很燙時,就說明這個食物的溫度超過70℃,這就屬于吃燙食了。
在癌癥相關的高危因素中,把進食的食物溫度分了幾個等級:食物在60度以下不太會對組織造成明顯的損傷;但是65度以上就會造成黏膜明顯的燙傷。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把超過 65 ℃ 的熱飲定義為 2A 類致癌物,有致癌風險。過熱過燙的食物在食管中會對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的損傷,當黏膜損傷之后,胃酸反流也會對損傷部位產生刺激,這種反復損傷就容易導致細胞癌變,患食管癌的風險就會增加。
偶爾吃一次燙食可能很快就修復了,但對于常吃燙食的人群來說,反復刺激會導致黏膜慢性炎癥,時間長了會容易導致食管癌的發生。
長期吃70度以上的燙食,得食管癌的幾率比正常人高8倍!!你放在口腔里的食物不會降溫太多,而且人體感受溫度*敏感的部位,從舌頭開始,舌根*敏感,越往后越不敏感,你咽下去的燙食是多少溫度,你光憑感覺很難判斷。
另外,食物燙傷的食道不是你理解的有傷口,你吃過涮火鍋吧,把肉片扔到滾燙的開水上以后,肉片不會被燙出口子,而是迅速脫水,變成卷曲的肉片,一般外部皮膚燒傷的人,不會感覺到疼,反而是感覺到癢,是因為細胞迅速脫水死亡所造成的,食管燙傷的人,食管被燙傷的部位,反而會不覺得燙,感覺缺失,這代表你確實被燙到了,被燙傷的食管,在修復過程中會產生細胞異化,累計多了就會癌變,而且即便不癌變,吃燙食再加上其他刺激性食物和暴飲暴食,可能會造成食管損傷,變成食管漏,不及時處理,48小時內可造成死亡。
建議:人對食物接受的適宜溫度范圍在10℃~40℃之間,能耐受的高溫范圍在50℃~60℃之間,所以,吃東西、喝開水千萬不要太燙。
憑直觀感受就是只要溫熱就好,尤其粥之類的只要溫度溫和即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