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6-16
食品的保質期,這是現代人非常關注的問題,因為它直接關系到這食品到底還能不能吃,吃了會不會生病?
有時保質期太久反而會讓人提高警惕。
2015年10月份,據悉有人爆出火車盒飯保質期長達半年的消息,半年的保質期,不覺讓人為之一震。而有人爆料出西安某品牌饅頭保質期長達12個月。
那么,我們就說下我們日常生活,超市里各類食品的保質期到底多長?保質期多少天又是怎么定出來的。
《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第9條規定:食品標識應當清晰地標注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并按照有關規定要求標注貯存條件。
乙醇含量10%以上(含10%)的飲料酒、食醋、食用鹽、固態食糖類,可以免除標注保質期。
日期的標注方法應當符合國家標準規定或者采用“年、月、日”表示。保質期是如何確認的呢?先談一談確認主體 食品保質期由食品生產經營者根據食品原輔料、生產工藝、包裝形式和貯存條件等自行確定,但是還需要以食品科學和技術的基本規律進行確定。
再談一談確認方法相關企業可參考《食品保質期通用指南》(T/CNFIA 001-2017)。該標準規定了食品保質期的通用要求、保質期和生產推薦使用期的確定。
該標準適用于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配料和食品半成品,不適用于初級農產品。一般情形下保質期的確定基本程序包括確定方案、設計試驗方法、方案實施、結果分析、確定保質期和保質期驗證6個步驟。
具體方法有:1.試驗法2.文獻法3.參照法4.特殊情形下保質期的確定。
正常來說,保質期內的食品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但是前提是食品的保存方式是符合食品要求的。如果包裝有破損、儲藏條件不適合,那這個保質期就不準了咯。
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食品都是常溫儲藏,所以呀不用太擔心,只要沒過保質期就可以放心食用。
那小檢再說句題外話,食品變質是怎么來的?
以前至少在200多年前,人類的干預能力還比較偏弱,那時候基本就只能任由食物變質。
但當時也因為變而誕生了一些美食出來,比如北京的豆汁兒,東北地區的泡菜、內蒙古地區的酸奶、南方小吃流行的臭豆腐等等,雖然每一種食物的餿味都不一樣,然而它們變質的原因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微生物的杰作。
雖說微生物創造的美食有很多,但也不要就此覺得微生物就是人類的朋友。大部分時候,食物里的微生物都會導致非常惡劣的后果,吃了這些變質的食物,輕則腹痛,重則死亡,這對現代人來說并不陌生。
即便是看上去很安全的微生物,也依然蘊藏著諸多隱患。人類*早利用微生物轉化食物的記錄可以上溯到變質水果釀成的酒,這是酵母將糖轉化成了乙醇。
為了釀造出更美味的酒,我們的祖先早就在有意識地挑選不同品種的酵母,古代中國還發明了酒曲,這都是馴化微生物的方式。即便如此,這些微生物還是會經常作亂,比如因為缺乏檢測手段,自釀酒很容易出現甲醇超標的風險,直到現在也不罕見。
所以,為了解決食物保質期的問題,**要隔絕的就是各種微生物。大約在150年前,微生物學的祖師爺巴斯德就做了一個**的實驗——鵝頸燒瓶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巴斯德制作了一只鵝頸形狀的瓶子,在瓶子中煮了一些肉湯。在這個特殊造型的瓶頸中,空氣可以穿過和肉湯接觸,但是細菌卻只會掉落在鵝頸的底部,沒法進入肉湯之中,于是這肉湯就在之后的四年里都保持清澈,這還只是因為實驗就持續了四年而已。
實際上,同樣的實驗此后還有人模仿,有一些實驗樣品保存了數十年之久,仍然和剛煮出來的時候一樣,也就是說,通過物理手段阻止微生物進入食物中,保質期延長到了幾十年或更久。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樣保存的食物(和微生物隔絕),人真的能吃嗎?
這還真不好說,即便是參與這些實驗的人員,也只是肯定食物沒有被微生物破壞,但是有沒有其他影響因素,那就值得深究了。
比如說餅干是一種常見的食物,它并不是很容易滋生微生物,但是把它們放在空氣中,一樣會有變質的問題,而導致它們變質的原因,是受潮。
在空氣中,除了惰性的氮氣以外,還有好幾種氣體,特別是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氧氣,它們對食物的影響卻不可忽略。
所以選食品一定要選**,看清楚保質期等數字,謹遵國家相關標準去選購食品喔。
以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