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7-27
7月25日,福建莆田網友稱懷孕的老婆吃了半包三只松鼠堅果后,發現食品袋中的脫氧劑泄露。視頻中,該網友共拆了3包堅果,均出現大小不一的脫氧劑泄漏情況。
25日,三只松鼠官方客服工作人員表示,食品用脫氧劑有經過實驗,誤食對身體沒有什么害處,多喝水可以隨著身體排出體外,孕婦體質比較特殊,多觀察有問題可以及時就醫,問題會反饋。脫氧劑供應商工作人員則表示,脫氧劑漏粉問題要看是哪家生產商。
小檢在這**說結論:
1. 吃下少量食品用脫氧劑不至于對健康造成危害。不用太過擔心。如果有很大危害,它就成不了「食品用脫氧劑」。
2. 三只松鼠當然有責任,即使沒有食品安全問題,這也是重大的質量瑕疵。理應對消費者進行賠償。
目前*常見的脫氧劑有兩種:鐵系脫氧劑和非鐵系脫氧劑。鐵系脫氧劑的主要原料就是鐵粉,有的里面還會加入活性炭、食用鹽等成分。
反應也很簡單,就是鐵和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鐵(或者在水蒸氣存在條件下反應成氫氧化鐵),從而將食品內氧氣除去。三只松鼠用的應該是鐵系的脫氧劑。
非鐵系脫氧劑主要原料是維生素C、茶多酚等還原性有機物,它們都可以跟氧氣反應而變成氧化產物,從而將食品中氧氣除去。
有些非鐵系脫氧劑會加入二氧化硅、碳酸氫鈉之類的輔料。這種脫氧劑可以直接接觸食品表面。這兩種脫氧劑都是比較安全的(而且看起來好像很有營養的樣子),但它不是拿來給你補充營養的!
如果真的稍微誤食了一點點,問題不大。但如果大量誤食,可能會超過人體可耐受*大劑量,造成中毒癥狀。
有些脫氧劑會在包裝上寫著「智能型」。這是指在這個脫氧劑包裝帶有一條氧氣指示線,隨著包裝里面氧氣含量的減少,指示線顏色也會發生變化,這樣食品生產企業就可以根據顏色,準確判斷食品包裝里的氧氣含量有沒有降低到符合要求啦。
說到這兒順便跟大家說一下「脫氧劑」和「干燥劑」的區別?!该撗鮿故敲摮称敷w系中的氧氣用的。有些食物油脂含量高,很容易氧化。
比如說薯片、堅果、炒貨、月餅等。在氧氣存在的情況下存放時間長了就會氧化酸敗,不僅產生難聞的氣味,營養價值也會降低。
而用脫氧劑就可以把產品中氧氣除掉,防止氧化,這樣食品保質期就變長了。「脫氧劑」還有個用處就是「防霉」。因為霉菌生長也需要氧氣。
使用脫氧劑,也可以抑制霉菌生長,讓食品保存更久。當然除了防霉,它也可以順便抑制其他好氧型細菌的生長。而「干燥劑」的作用主要是吸水。很多干制的食物(比如膨化食品、薯片等)受潮后會變得不好吃,干燥劑的作用是讓體系里面水分盡可能減少,讓食物保持酥脆可口的口感。
和脫氧劑一樣,干燥劑也可以順便抑制細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繁殖,因為沒有了水分,微生物也失去了生存的必要條件。
那么,干燥劑是用什么做的?吃了干燥劑會怎么樣?干燥劑的門類相對于脫氧劑來說就要多很多了,食品里常用的大概包括以下幾種:硅膠干燥劑: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會被消化吸收,無毒,不多吃沒啥大事。
氯化鈣干燥劑:主要成分是氯化鈣,無毒,不多吃問題不大。氧化鈣干燥劑:主要成分是生石灰(氧化鈣)。這個吃了問題就大了……因為它和水反應大量放熱,如果誤食了以后,口腔和消化道可能會被灼傷。
正因為誤食有危險性?,F在這種類型的干燥劑已經不是很多見了。此外還有蒙脫石、高分子纖維等做成的干燥劑,也有多種材料共同使用做成的復合干燥劑。所以,吃干燥劑是有可能導致危險的,大家也不要好奇去吃干燥劑啊。
除了脫氧劑和干燥劑外,有些面包片等烘焙食品里會出現一個寫著「抑菌保鮮卡」的小卡片。這個小卡片既不是脫氧劑,也不是干燥劑。它實際上是事先浸泡在酒精溶液中的一個塑料卡片。當放入包裝中以后,酒精自然揮發,均勻分散在包裝內的氣體中,抑制微生物繁殖。
而從*近出現問題的這些企業反應來看,包括想張小泉那種,我們可以看出有些企業的反應可以說是1是毫無責任感,2是公關水平是真不行。
脫氧劑泄露(還是3包均出現泄露)肯定是你企業的問題,脫氧劑是用來脫氧的,不是用來當“調料包”的,我們買來是為了吃堅果,不是為了吃脫氧劑,再者,不管誤食之后也沒用害處,都不是企業推責的借口啊,就算沒有害處就能隨意泄露?
不管是之前大火的“張小泉”事件還是這次三只松鼠,產品出了問題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和主動承擔責任,反而只是想著甩鍋,想著進行消費者教育,講道理,消費者不需要你教怎么用刀,也不需要你告訴她脫氧劑吃了沒壞處,消費者需要的不是教育,消費者需要的是權益保護!
以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