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20
標準簡介
GB/T18488的本部分規定了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的工作制、電壓等級、型號命名、要求、檢驗規則以及標志與標識等。 本部分適用于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驅動電機、驅動電機控制器。對僅具有發電功能的車用電機及其控制器,可參照本部分執行。前言
GB/T18488《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系統》分為兩個部分:———第1部分:技術條件;———第2部分:試驗方法。本部分為GB/T18488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部分代替GB/T18488.1—2006《電動汽車用電機及其控制器 第1部分:技術條件》。本部分與GB/T18488.1—2006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增加了“術語和定義”;———修改了“工作制”的規定,由原規定的S1~S9工作制改為“由制造商與用戶參照GB755制訂”;———修改了“電壓等級”的規定,在原電壓等級的基礎上增加了“60V、72V、80V、650V、700V、750V”六個等級,并將“144V、288V、312V、336V、384V、600V”規定為優選等級;———增加了“驅動電機及驅動電機控制器型號命名”的規定;———修改了“驅動電機控制器殼體機械強度”的規定,由“30cm×30cm 的面積上加100kg質量所產生的重力”改為“不低于10kPa的壓強”;———修改了“液冷系統冷卻回路密封性能”的規定,將反映密封狀態的壓力限值由“(40±5)kPa”改為“不低于200kPa”;———修改了“驅動電機定子繞組對機殼的熱態絕緣電阻”的規定,規定“按式(1)計算的絕緣電阻低于0.38MΩ時,則按0.38MΩ考核”,且將原公式中“額定電壓”更改為“*高工作電壓”;———增加了“驅動電機定子繞組對溫度傳感器的絕緣電阻”的規定;———修改了“驅動電機控制器絕緣電阻”的規定,由原規定的“熱態絕緣電阻不小于1MΩ”修改為“冷態和熱態絕緣電阻均不小于1MΩ”;———修改了“驅動電機繞組的匝間沖擊耐電壓”的規定,對驅動電機電樞繞組、驅動電機勵磁繞組、有刷直流電機電樞繞組分別進行了具體規定;———增加了電機繞組對溫度傳感器的工頻耐電壓的規定;———修改了“驅動電機繞組對機殼的工頻耐電壓”及“驅動電機控制器工頻耐電壓”的規定,將“額定電壓”的文字改為“*高工作電壓”;———修改了“溫升”規定,引用標準從“GB755—2000”改為“GB755—2008”,同時,刪除了對控制器溫升的規定;———修改了“電壓波動”,將“電壓波動”改為“工作電壓范圍”,并修改了工作電壓范圍的規定,將“驅動電機系統在電源電壓為125%額定電壓值下及降為75%額定電壓值時”改為“驅動電機系統工作電壓范圍應符合產品技術文件規定”;———增加了“持續轉矩”“持續功率”“峰值轉矩”“峰值功率”“驅動電機系統*高效率”“驅動電機系統高效工作區”“轉速控制精度”“轉矩控制精度”“轉速響應時間”“轉矩響應時間”“驅動電機控制器持續工作電流”“驅動電機控制器短時工作電流”“驅動電機控制器*大工作電流”的規定;———修改了“再生能量回饋特性”,將“再生能量回饋特性”改為“饋電特性”;———增加了“驅動電機控制器支撐電容放電時間”的規定;———增加了“低溫貯存”的規定;———修改了“低溫工作”的規定,低溫限值由“-20℃”改為“-40℃”,由“低溫下能夠正常運行4h”改為“試驗后,箱內復測絕緣電阻”;———增加了“高溫貯存”的規定;———修改了“高溫工作”的規定,高溫限值由“+40℃”改為“+55 ℃”,并規定“若有特殊要求,宜按表3規定的溫度限值,并按用戶與制造商協商確定的試驗要求追加試驗”;———修改了“濕熱”的規定,由“應能承受40℃,相對濕度為95%,48h的恒定濕熱試驗”改為“應能承受(40±2)℃,相對濕度為90%~95%,48h的恒定濕熱試驗”,并規定“恢復常態后,應能在額定電壓、持續轉矩、持續功率下正常運行”;———修改了“耐振動”的規定,刪除了“定頻振動”,增加了“隨機振動”的規定;———修改了“防水、防塵”的規定,將“GB/T4942.2”改為“GB4208”;———修改了“鹽霧”試驗的持續時間,由16h改為48h;———修改了“電磁輻射”的規定,將“電磁輻射”改為“電磁輻射騷擾”,將限值改為“由產品技術文件規定”;———修改了“電磁輻射抗擾度”的規定,將“電磁輻射抗擾度”改為“電磁輻射抗擾性”,將限值改為“由產品技術文件規定”;———修改了“檢驗規則”的規定,將“型式檢驗2套樣機”改為“送樣3套,2套供型式檢驗,1套保存備用”,對型式檢驗的2套樣機進行了相應試驗項目的分組規定;———修改了“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的規定,改為“標志與標識”,增加了“引出線和接線端”的規定,增加了“危險警告”的規定,刪除了“包裝、運輸、貯存”的規定;———刪除了“整車工況”的規定;———刪除了“電機的功率定額、控制器的容量定額”的規定;———刪除了“電機繞組及接線板等絕緣件對機殼的沖擊耐壓”的規定;———刪除了“堵轉電流”的規定;———刪除了“接觸電流”的規定;———刪除了“噪聲”的規定;———刪除了“振動”的規定。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14)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上海電驅動股份有限公司、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學、天津清源電動車輛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貢俊、郭淑英、賈愛萍、李益豐、王征宇、宋強、竇汝振、傅振興、李波、肖偉、畢榮華、黃炘、應紅亮、孟祥峰、林偉義、彭能嶺。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GB/T18488.1—2001、GB/T18488.1—2006。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