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蠟筆小董 時間:2022-11-14
保鮮、防止水分流失、防串味兒……保鮮膜實屬居家必備產品。夏天來了,保鮮膜的使用率更是大大增加。近日,有傳言表示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這則傳言是真的嗎?
對此,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光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只要符合《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鮮膜》《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GB9685—2016)等相關國家標準的產品,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更不會致癌。
PVC保鮮膜安全問題主要聚焦兩方面
有關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食品保鮮膜主要有三大類。**類是聚乙烯(PE或LDPE)材質,主要用于水果、蔬菜、豬肉等生鮮食品的包裝;第二類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材質,主要用于肉類熟食的包裝;第三類是聚氯乙烯(PVC)材質,可用于食品包裝。
公開資料顯示,材質為聚乙烯和聚偏二氯乙烯的食品保鮮膜是無風險的,可以安全使用。對于材質為聚氯乙烯的食品保鮮膜,網上有說法稱,其中含塑化劑會致癌。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
“聚氯乙烯是以氯乙烯單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大家常擔心的PVC的安全問題主要涉及兩方面,即氯乙烯單體和塑化劑是否有害。”有關專家說。
有關專家表示,聚氯乙烯是國際癌癥研究中心評定的3級致癌物,基本不用擔心。3級致癌物為動物和人群研究的致癌證據都不充分,或動物實驗證據充分,但人群研究則明確無致癌作用。而氯乙烯單體則是的1級致癌物,是證據比較充分的人類致癌物。
我國標準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樹脂衛生標準(GB9681-1988)規定,食品包裝用聚氯乙烯成型品種氯乙烯單體的含量不得超過1毫克/千克。另外,《食品法典》也制定了氯乙烯單體在食物中的指引限值不得超過0.01毫克/千克。
“通過這些嚴格的規定,我們可以將食品安全風險降到盡可能低。因此,如果購買PVC塑料,盡量從正規渠道購買。”有關專家說,PVC在受熱時并不會產生氯乙烯單體,而是產生氯化氫氣體,并導致塑料的變形和變色。產生的氯化氫基本會揮發或者溶解到液體中,非常微量,安全性也可以放心。
塑化劑又稱為增塑劑,在聚氯乙烯塑料中有廣泛的應用。塑化劑中應用較多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這類物質有上百種化合物。國家標準規定,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從包裝材料進入到食品中的量不能超過1.5毫克/公斤。
“塑化劑的安全性還是取決于吃了多少,以及吃了多久。只要符合國標食品包裝材料標準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而那些違法違規產品則可能存在濫用或遷移量超標的問題。”有關專家說。
溶解于油脂、酒精中會有一定風險
在生活中選購保鮮膜產品時,專家強調,**要購買正規賣場出售的正規廠家的食品保鮮膜,盡量購買聚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材質的食品保鮮膜,并且看清各種組成成分。
“那些違法違規產品,可能存在濫用或遷移量超標的問題。因此要盡量購買正規賣場出售的、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保鮮膜。”有關專家提醒,國家對塑料產品都有嚴格的質量規定,只要是正規產品,都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除此以外,要避免高溫加熱。“不管是食品保鮮塑料盒,還是保鮮膜,都不提倡和食物一起高溫加熱,除非保鮮膜特別標明‘可用于微波爐’,或標明了可耐受的溫度。”有關專家說。
專家提醒,各種保鮮膜所標注的*高耐熱溫度不同,有的相差10℃左右,微波爐內的溫度較高時會達到110℃左右,消費者必須嚴格按照保鮮膜包裝上標注的溫度加熱或者選擇耐熱更好的保鮮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