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在“一帶一路”倡議持續釋放的積*效應推動下,越來越多的 皮革企業“走出去”,在國際化中既受益于當地的原材料和勞動力優勢,又為當地提供了充足的就業機會。
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表示,協會將致力于中埃兩國皮革行業的互惠互利發展,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為推動兩國皮革行業充分交流合作全力做好服務工作。 □ 本報記者 龐黎鑫 代購的UGG可能產自埃塞俄比亞的中國工廠
儲春芬是廣州一家外貿小店的店主,對于從事外貿生意十幾年的她來說,近來的日子并不好過。“人工和原材料成本越來越高,很多高端大品牌都把代工廠遷移到了別的國家,比如非洲。這樣,真正的外貿原單貨越來越少。”儲春芬的感覺并沒有錯。由于看中了埃塞俄比亞的人工成本低和原材料充足等優勢,早在2012年,國內*大的女鞋代工企業華堅集團在埃塞俄比亞投產的GUESS女鞋就正式下線了。
不僅是深受歐美年輕消費者喜歡的品牌GUESS,高端消費者愛穿的奢侈品牌GUCCI、國外代購常常出現的COACH、UGG、CLARKS等**都是由華堅代工。2015年華堅又在埃塞啟動了埃塞—中國東莞華堅國際輕工業園建設,該項目建成后,東莞部分的勞動密集型制造產能可轉移至當地,埃塞俄比亞鞋業、服裝、手袋等產品的6成以上將出自華堅國際輕工業園。
而這,正是得益于“一帶一路”的倡議正在持續釋放的積*推動效應。 與“一帶一路”市場的“雙贏”
事實上,作為皮革企業,華堅集團在埃塞俄比亞的成功并非偶然。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埃塞俄比亞擁有豐富的皮革原料和年輕的勞動力資源。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埃塞俄比亞制革始于上個世紀20年代,制鞋、服裝、皮革制品在*近幾年開始發展起來。截至2016年,埃塞有30余家制革廠,2家手套廠,20家鞋廠。皮革行業工人2萬余人。可年加工成品革2億平方英尺,鞋1200萬雙。其中70%用于出口。2015年皮革和皮革制品出口額1.35億美元。(埃塞俄比亞國內鞋的需求量為5000萬雙。)主要出口目的地有中國、意大利、美國、德國等。不僅如此,埃塞還擁有大量年輕、易于培訓的勞動力。2014年,埃塞勞動力資源為4700萬人,年齡15-24歲的勞動力占總勞動力的55%以上。
中國的企業又能為埃塞帶來什么呢?埃塞作為非洲第二人口大國,失業率達46%,但盛產大量優質皮革,迫切需要增加就業崗位,創造外匯收入。中國企業的到來為當地解決就業注入了強心劑。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僅華堅埃塞工廠就解決了6000人的就業,而到2020年,埃塞—中國東莞華堅國際輕工業園建成后,預計將提供3萬—5萬個就業機會。 協會助力皮革企業攜手“走出去”
不只是華堅,“一帶一路”倡議給所有的皮革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了發展機遇。
今年五月,在中國皮革協會的組織下,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河北省皮革行業協會、河北省辛集市制革區管委會、山東黎寧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辛集市圣馬皮革有限公司、辛集市弘業皮革有限公司、辛集市梅花皮業有限公司、石家莊新中天皮革制品有限公司、中牛集團有限公司等共10家單位在北京與埃塞俄比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德薩萊尼。海爾馬里亞姆?德薩萊尼表示,埃塞俄比亞擁有發展皮革行業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貿易環境優勢,歡迎中國皮革行業企業家到埃塞俄比亞考察、投資,埃塞俄比亞政府也將為中國投資方提供大力支持。
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代表中國皮革行業致辭。他表示,中國是世界皮革大國,中國皮革行業擁有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和市場優勢,這同埃塞俄比亞的資源優勢、區域優勢和貿易優勢形成了良好的互補。李玉中表示,中國皮革協會將致力于中埃兩國皮革行業的互惠互利發展,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為推動兩國皮革行業充分交流合作全力做好服務工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