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小檢 時間:2022-09-01 來源:互聯網
再生纖維素絲織物這類產品,在紡織品檢測類別屬于熱門產品。原因也很簡單,天然嘛。這類產品一般會主打天然親膚,光滑柔軟、透氣舒適這些概念。當然,因為采用的是棉、麻、竹子、樹、灌木等天然纖維原料,所以采用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織物比化纖織物確實更符合健康環保,崇尚自然等理念,收到市場的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生纖維素纖維這個行業的發展,總結起來可以歸為三個階段,**階段就是以生產普通粘膠纖維為代表的階段;第二階段就是以生產高濕模量粘膠纖維為代表的階段;第三階段便是以生產短纖 Tencel(天絲) 、 長絲(Newcell)為代表, 還有竹纖維、 粘膠基甲殼素纖維等產品的階段。**階段、第二階段的產品都是上個世紀的熱門材料,后來隨著人們對再生纖維素絲織物有了新的認識, 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再生纖維素絲織物行業也得到了迅猛增長。
尤其是繼大豆蛋白纖維之后,我國又自行開發研制出以竹纖維為代表的新型再生纖維素纖維,如竹素纖維和竹原纖維。 此外粘膠基甲殼素纖維因為采用甲殼素纖維與棉混紡,所以由它制成的織物服有除臭的功能,因此在保健服飾應用開發方面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總結來講,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優點就是資源十分豐富 , 纖維素又是可再生的自然資源, 具有可持續性; 纖維素具有環保性, 可參與自然界的生態循環。作為紡織纖維, 纖維素纖維具有優良的吸濕性、 穿著舒適性, 一直是紡織品和衛生用品的重要原料。所以, 纖維素纖維是新世紀*理想, *有前途的紡織原料之一。
再生纖維素纖維制品的檢測標準有很多,比較權威的一項是國標 GB/T 16605-2008《再生纖維素絲織物》 ,但是該標準相對來講標齡較長,有些技術指標要求和檢測方法已經不符合當下的需求了。根據德檢工程師的反饋,國家已經著手在重新修訂該國標。然后剩下的大部分就行業標準,對此小編也搜集了一些相關標準,僅供大家參考。
FZ/T 51001-2022 再生纖維素纖維用漿粕 棉漿粕和木漿粕
FZ/T 62013-2019 再生纖維素纖維涼席
FZ/T 43007-2011 絲織被面
FZ/T 32019-2015 精梳大麻與再生纖維素纖維混紡本色紗
FZ/T 32020-2015 精梳大麻與再生纖維素纖維混紡色紡紗
FZ/T 32025-2019 亞麻與再生纖維素纖維混紡色紡紗
再生纖維素絲織物的檢測項目有很多,比如內在質量主要檢測密度偏差率、質量偏差率、纖維含量偏差、斷裂強力、紕裂程度、水洗尺寸變化率、色牢度等。當然本文要著重的是再生纖維素纖維鑒別,定性定量的知識。之所以選擇這個話題,是因為隨著 原竹纖維、LYOCELL(天絲)、麗賽、MODAL(莫代爾) 等新纖維產品的開發出來,因為同屬于纖維類產品,如何使用鑒別它們,就會有很大的難度。
當然有關紡織纖維的檢測方法標準,國家也有制定。比如FZ/T 01057系列,就將紡織纖維鑒別的各種方法介紹的很清楚,具體如下
FZ/T 01057.1-2007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1部分:通用說明
FZ/T 01057.2-2007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2部分:燃燒法
FZ/T 01057.3-2007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3部分:顯微鏡法
FZ/T 01057.4-2007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4部分:溶解法
FZ/T 01057.5-2007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5部分:含氯含氮呈色反應法
FZ/T 01057.6-2007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6部分:熔點法
FZ/T 01057.7-2007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7部分:密度梯度法
FZ/T 01057.8-2012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8部分:紅外光譜法
FZ/T 01057.9-2012 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 第9部分:雙折射率法
一般來講,再生纖維素纖維檢測種類分為萊賽爾纖維( 交聯型)、萊賽爾纖維( 半交聯型)、萊賽爾纖維( 普通型)、粘膠纖維、銅氨纖維、 竹漿纖維及莫代爾纖維等七種,鑒別方法主要是根據纖維的形態特征,使用 顯微鏡初步確定再生纖維素纖維的類別,再利用再生纖維素纖維在相同試劑、 溫度、 不同溶解時間下溶解特性的差異進行定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秸稈人造板檢測》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