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8年 中國 奶業20強(D20峰會在呼倫貝爾召開,推進奶業振興、保障 乳品 質量安全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
在峰會期間,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智山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專訪。他向記者指出,2008年至今的十年是中國奶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十年,乳品質量安全水平發生了質的改變。但與此同時,中國奶業發展仍然面臨著 原料奶自給率下降、國內 乳制品消費疲軟等問題。
?
張智山認為,如今的很多問題都會因政策的設立或完善、企業的重視和乳品消費水平的提高逐步得到解決,中國奶業必將邁向更健康的發展階段。
?
乳品安全水平已比肩發達國家
?
NBD:您怎樣評價2018年D20峰會的主題,即“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做強做優中國奶業”?您認為這個主題是基于怎樣的背景提出的?
?
張智山:這是第四屆D20峰會,以往的三屆峰會都分別有明確的主題,**屆特別強調質量,第二屆特別強調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第三屆特別重視品牌建設,第四屆則提出“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做強做優中國奶業”。總的來說,每屆主題都是與時俱進的。
?
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這是結合中國奶業近十年發展而產生的一份綱領性文件。《意見》從整個產業鏈說起,內容包含總體要求、養殖加工、質量監督、品牌建設等方面,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這次峰會主題的背景就是貫徹落實《意見》精神,特別突出“高質量發展和做強做優”。
?
NBD:您認為中國奶業發展正處于怎樣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中國奶業有何特點?
?
張智山:1978年,我國人均奶類產量僅為1公斤;2017年,人均奶類產量已經提高到36.9公斤,這個成就無疑是巨大的,是舉世矚目的。從發展速度來說,2001年我國奶類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2004年首次突破2000萬噸,2006年首次突破3000萬噸,由此奠定了中國奶業大國的地位,奶類產量排名世界第三。
?
不過,在中國奶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對質量安全曾經重視不足。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中國奶業發展進入重要轉折點,從重視發展速度轉向重視質量安全。此后,社會的關注度、企業的重視度以及消費者對奶類的質量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在綜合的大背景下,2008年至今的十年,實際上是中國奶業高度重視質量安全水平的十年,是乳品質量安全水平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十年,是乳品質量安全水平發生質的改變的十年。
?
根據《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8》,2017年,我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8%,三聚氰胺等重點監控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連續9年保持****,乳制品抽檢合格率99.2%,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99.5%,在食品中保持**。當前,我國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已經步入世界乳品發達國家水平,可以說這個結果是十分令人欣慰的。
?
完成奶源自給率任務艱巨
?
NBD:國務院6月發布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中國奶業發展的主要目標為“到2020年,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這一目標在業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您如何看待國家對奶源自給率的規定以及這一目標實現的可行性?
?
張智山:“2020年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目標任務,也是非常艱巨又應該齊心協力完成好的目標任務,它事關 奶瓶子能否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手里。
?
數據顯示,2008年之前,我國的奶源自給率始終在90%以上;2008年之后,我國乳制品的進口數量開始持續走高,增長速度過快,奶源自給率持續下降。2017年,我國進口乳制品折合成生鮮乳數量為1485萬噸,奶源自給率已下降到71%。近十年來平均每年下降超過2個百分點,實現2020年原料奶自給率70%以上的任務的確很艱巨,但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應確保完成這一重要目標任務。
?
NBD:您認為影響中國奶源自給率的原因有哪些?
?
張智山:進口(乳制品的沖擊和國產乳制品消費培育不足是兩個重要原因。當前,我國乳制品的進口稅率較低,乳制品的進口數量增長過快。從消費者角度來說,對國產乳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巨大變化缺少了解,有的消費者愿意購買進口乳制品是正常現象。但這的確會對國內奶源的自給率造成影響,如果奶源自給率過低,進口乳制品價格會大幅提高,受影響的是廣大乳品消費者。開放的目的是促進我國奶業發展進步,但中國奶業不能完全依賴國外,進口乳制品應是一種補充。
?
此外,由于規模養殖土地流轉費用高、環保壓力大,以及養殖和加工利益脫節等問題,我國奶牛養殖行業的經濟效益較差,一半處于虧損狀態,這也是奶源自給率降低的重要原因。從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我國1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有8600個;而到了2017年,這一數字減少到7100個。在國家正努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的大背景下,國內的規模牛場數量出現大幅下降,這是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的一個問題,是貫徹《意見》精神應解決好的突出問題。
?
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務院辦公廳的《意見》出臺以及今年D20峰會的召開便十分重要,(此后將會有一系列政策出臺,對實現奶源自給率目標任務必將起到保障作用。
?
NBD: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原料奶產量徘徊不前,您認為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張智山:*近十年中國原料奶產量基本在3600萬噸到3800萬噸之間,甚至有所下降。另外,這個數字可能含有一些不準確的內容,比如奶牛存欄數偏大、國產奶的產量可能也偏大。引起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復雜的,*主要的原因是我國奶業國際化程度很高而國際競爭力不強,在奶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對國產奶消費培育不足,乳制品增量主要依賴進口。
?
2008年,爆發了“三聚氰胺”事件。對于消費者來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近年來,國產乳品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消費者對國產乳品的信心正在逐漸恢復,但還是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在產品質量和價格服務方面綜合發力。
?
此外,我認為我國目前食品(種類豐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與其他國家不同,在奶類消費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國內的肉、蛋、魚等農產品供應比較充足,這也事關國內的乳品消費和奶類產量。
?
NBD:您如何看待中國奶業的未來發展?您認為中國奶業未來發展中應著重注意哪些問題?
?
張智山:總體來說,中國奶業的發展前景很樂觀。目前,中國人均奶類消費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亞洲水平的二分之一,還有很大的消費潛力待發掘。隨著乳品知識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乳制品的消費數量必然會不斷提高。
?
從奶業發展方向來說,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是核心任務,應綜合提高中國乳品的國際競爭力,生產適銷對路的乳制品,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乳制品。**,原料奶質量要好,加工的乳制品質量要好;同時,在價格上消費者要消費得起,企業應降低成本,不過分包裝、不過分宣傳、不過分走高端路線;此外,在服務上要與時俱進,不僅僅是賣乳制品,更要提供貼心服務,贏得消費者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