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2014年,寧夏全區
??? 寧夏一直是我國馬鈴薯的重要產地。國家提出馬鈴薯主糧化戰略以來,寧夏積*響應,依托原有產業基礎和自身優勢,提出了實現馬鈴薯產品特色化、多樣化發展,以市場化和產業化推動馬鈴薯主糧化的發展思路。寧夏馬鈴薯產業發展狀況如何,實現主糧化發展具備怎樣的優勢條件?面臨哪些問題和困難?4月以來,記者從“馬鈴薯之鄉”——寧夏西吉縣開始了調研。
??? 產業——
??? “金蛋蛋”富了西海固,解決了農民的“肚子”和“口袋”問題
??? “豐年當菜,災年當糧,土豆就是咱的金蛋蛋?!闭遣シN馬鈴薯的季節,寧夏固原市西吉縣西灘鄉黑虎溝村腰莊組,45歲的回族農戶田虎良熟練地操作著播種機,在承包地里播種馬鈴薯。歇腳喝水的當口,田虎良打開了話匣子。
??? “以前靠人工點播,兩頭牛犁地,連耕帶種加施肥,4人1天*多種1畝多,現在機械化種植,4人1天可以種植10畝以上?!碧锘⒘颊f,自己的40畝地,三四天就能播種完。
??? 西吉縣,地處“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區。耐旱、耐貧瘠、適應性強的馬鈴薯,很早就成為這里的主要作物。
??? “這里只能靠天吃飯,過去以小麥秋糧和胡麻、蕎麥、油麥等雜糧為主,年份好的時候,一畝地收入三五百元,如果降水不好,一毛錢都收不到。”田虎良心中有個賬本:“如今種土豆,一畝地能收將近4000公斤,刨去各項種植成本,*少收入1000元?!?/p>
??? 2014年以來,西吉縣推廣連片種植,打造馬鈴薯產業帶,建立了以西灘鄉、將臺鄉、王民鄉、吉強鎮等4個鄉鎮為核心種植區的10萬畝馬鈴薯產業帶。西灘鄉鄉長袁榮富介紹,全鄉共種植馬鈴薯59399畝,其中核心區種植21870畝,涉及黑虎溝、張村堡等6個村、22個組、876戶。
??? 在整個寧夏中南部山區,解決農民的“肚子”和“口袋”問題,同樣要仰仗于“金蛋蛋”。作為典型的旱作農業區,這一地區每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往往造成夏糧作物無法下種,即使勉強種植,產量和經濟效益也非常有限,在干旱嚴重的年份甚至會顆粒無收。
??? “馬鈴薯能夠規避干旱的影響,寧夏中南部山區的降水期與馬鈴薯需水期恰好一致。平水年份馬鈴薯平均畝產1500公斤左右,即使是干旱比較嚴重的年份,畝產仍能達到800公斤左右。特別是推廣秋季覆膜和黑色膜壟側抗旱種植等旱作節水技術后,與露地種植相比,平均畝增產一倍以上。從種植效益看,是小麥的好幾倍?!惫淘修r牧局局長楊生智說,加快馬鈴薯主糧化,可以充分發揮馬鈴薯抗旱增產潛力,經濟收益穩定,*得實惠的是老百姓。
??? 2014年,寧夏全區馬鈴薯種植面積達266萬畝,平均畝產鮮薯830.5公斤,折主糧166.1公斤,總產44.2萬噸,占中南部山區糧食總產的25.7%,實現總產值21.7億元,主產區西吉縣馬鈴薯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5。
??? 種植——
??? 已建立三級繁育體系,仍缺乏適合主糧化的優質種薯
??? 4月28日,寧夏馬鈴薯主糧化綜合展覽展示宣傳月活動在銀川啟動。展示現場,市民們品嘗著薯餅、薯片等數十種馬鈴薯制品,贊不絕口。本次活動共推出馬鈴薯主糧化加工產品及主食化菜品37大類、適宜栽培品種21個。
??? “讓馬鈴薯成為主糧,不管是變成餐桌上的饅頭、面條,還是變成國家糧庫里的儲備糧、戰備糧,都需要馬鈴薯先‘變身’成為全粉。只有將適合加工的品種加工成馬鈴薯全粉,才是主糧化的核心。” 寧夏農牧廳馬鈴薯產業專家組首席專家亢建斌介紹:“并不是所有的馬鈴薯品種都能用于全粉加工。寧夏近年來在馬鈴薯品種推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應用了莊薯3號、隴薯3號、青薯168、青薯9號等近20個品種,馬鈴薯品種結構得到了一定調整?!?/p>
??? 通過項目扶持,目前寧夏已建成較完備的馬鈴薯三級繁育體系,有6家馬鈴薯脫毒快繁中心,原種產能達到1.5億粒,實際生產量在8000萬粒左右。
??? 然而,由于多年的投資大多集中在原種繁育環節,而對原種、一級種繁育環節的基地建設、標準化生產和質量控制缺乏必要的重視,導致用于商品薯生產的脫毒種薯質次價高,如今在生產種植環節上優質種薯的覆蓋率只有55%左右。
??? “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仍主要是鮮食菜用型和淀粉加工型品種,缺乏加工專用型品種和早熟菜用型品種,難以滿足生產和主糧化加工要求?!睂<彝嘎?。
??? 亢建斌建議,“要按照市場引導產品、以產品倒逼育種目標的理念,因地制宜篩選適應不同生態區域種植的馬鈴薯主導品種,特別要加大抗旱高淀粉、高干物質含量的品種引進示范,推進馬鈴薯脫毒化生產,鞏固建設種薯生產基地,大力發展商品薯標準種植基地?!?/p>
??? 另一方面,馬鈴薯全粉的深加工企業,同樣需要升級提速?!爱斍埃R鈴薯精、深加工技術與工藝缺乏,特色主食產品開發和快餐食品開發研究相對滯后,這使得馬鈴薯產業從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也受到*大限制?!弊灾螀^農牧廳種植業管理局局長康波說。
??? 深加工——
??? 淀粉加工中的高污染困局待破解,應加大科研投入,推動企業轉型
???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受困于馬鈴薯產業深加工等方面的技術瓶頸,馬鈴薯規模種植開始出現面積縮小等問題。
??? “加工全粉,在淀粉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生產1噸淀粉要消耗7噸水,再加上馬鈴薯自身含的水分,每年生產15萬噸淀粉的固原市就要排出幾百萬噸廢水,這當中的COD(化學需氧量含量超過1萬毫克/升,對河流、地下水的污染不容忽視。”業內人士坦言。近年來,經常有關于小型馬鈴薯三粉加工廠造成水質污染的報道見諸報端。為了加大治理力度,截至目前,寧夏已經關停了3000多家污染嚴重的馬鈴薯“三粉”加工小作坊。
??? “淀粉廠關閉,在我們看來對固原市馬鈴薯產業的影響很大。”固原市國聯馬鈴薯淀粉公司總經理黃志福表示,因淀粉廠關閉,農民種植的馬鈴薯缺了銷路,2014年收購價降到了4毛5分錢,在馬鈴薯播種季節時,很多農民都在觀望。
??? “土豆到底還種不?”播種季節里,不斷地有種植大戶和農民來公司問?!敖衲甑鸟R鈴薯種植面積和2014年相比減少了1/3,馬鈴薯淀粉加工企業也將面臨很嚴峻的局面”黃志福頗為憂心。
???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馬鈴薯主糧化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陣痛,“馬鈴薯生產企業應有的資源和加工的能力不匹配,生產能力過剩,企業分布呈現出點多、面薄、量小的特點。同時,由于馬鈴薯加工企業長期以來以高污染、低附加值淀粉加工為主,對于低污染高附加值產品市場前景預期不夠,再加上科研投入不足,企業轉型升級比較困難?!?/p>
??? 如今,在馬鈴薯主要產地固原市,正在通過整合重組淀粉加工企業,加大企業技改力度,推動企業精深加工能力的提升。目前,固原市共有淀粉加工企業273家,其中,***龍頭企業1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14家。精淀粉生產能力達到15萬噸,年加工轉化馬鈴薯能力100多萬噸,馬鈴薯加工轉化度已達35%。而在整個寧夏回族自治區,已經有興唐米業、法福來等13家企業進行研發,推出馬鈴薯主糧化產品7個、初加工產品4類120份、主糧化產品13類360份、主食化菜品20種類。
??? 記者手記
??? 土豆產業需更多對接市場
??? 改變農業看天吃飯的狀況,是一代又一代農民的夢想。
??? 實現這個夢想,必須仰仗多個條件,科技支撐、規模與標準、工業化與市場化等等。
??? 這些年,我們在采訪中發現了不少喜人的趨勢: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發展,很多農民都嘗到了科技種田的甜頭,并且開始進行更多的探索與嘗試;另一方面,在政府的引導下,土地流轉產生的規?;苍陲@現。然而,市場經濟浪潮下,農業同樣受到沖擊,對于市場的不了解,盲目地跟風種植,忽略標準與質量,仍然是很多務農者*大的短板,短期的功利思想不僅仍存在,甚至影響著不少地方政府的思路。在調研中我們發現,馬鈴薯產業,同樣如此。
??? 如今,馬鈴薯產業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一些馬鈴薯主產區鉚足了勁希望引進資本,推動馬鈴薯產業升級。但資本有著天然的短期逐利特征,要讓其真正適應回報期長的馬鈴薯產業,既需要政策的扶持與引導,監督與管理,更需要農民、執政者乃至全社會觀念的轉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