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進入2006年,更有一大批企業加入飲料的行業,讓本來就風生水起的飲料江湖,變得更加的熱鬧。這里有一個必須強調的背景是,占飲料成本五分之一的糖價今年持續上漲。眾多的企業選擇這個時刻,義無返顧的加入進來,讓我們不得不對飲料行業的高利潤產生濃厚的興趣。
2006,聽取跳水聲一片
國內互動娛樂產業的領軍企業——盛大進軍飲料行業。在全國推出**專門針對網吧人群的網絡飲料——“傳奇世界”。該飲料雖然并非是盛大直接進軍飲料,只是品牌授權,但這依然表明盛大是看好飲料行業前景的,否則不會拿自己的品牌開玩笑。
2006年2月,華龍日清與統一這兩個在方便面行業里的競爭對手走到了一起,雙方正式簽約投資6億元推出金麥郎飲品,并預計2006年實現銷售額人民幣10億元。
以白酒為主業的新疆伊力特正式進軍飲料業,“伊力特蘋果醋飲料”和“伊力特黑加侖果汁飲料”即將批量投入市場。
哈藥作為中國醫藥行業的佼佼者,繼純中純茶飲料的試探之后,2006年強勢推出苗條淑女飲料,并以慣用的手法,展開廣告轟炸。哈藥僅僅是眾多醫藥品牌進軍飲料的代表,白云山和黃中藥公司、三九藥業等也先后進入了飲料行業。
中國飲料市場的誘人前景,不僅國內企業眼熱心燥,一些國際巨頭也看好中國飲料市場的巨大潛力,紛紛搶灘中國。
韓國知名飲料品牌“樂天七星”汽水飲料,以低糖、低熱量、無咖啡因和崇尚自然健康的特色,暢銷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市場,日前已經同北京消費者見面。
全球第二大食品集團美國卡夫公司日前考察了統一企業位于大陸地區的生產基地,意欲通過統一在大陸現有的生產基地,為其委托代工相關產品,同時利用其完善的飲料渠道,推出新的食品種類猛攻大陸市場。
糖價上漲擋不住進軍的步伐
與大批企業進軍飲料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占到飲料成本20%的糖的價格大幅攀升,受國際期貨價格的拉動和國內庫存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國內糖價已由去年*低每噸2500元漲到4800元,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糖價一年上漲48.84%,創下十年新高。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的企業仍然毅然決然地進軍飲料業,因為他們明白,糖價上升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但是飲料行業的整體發展前景卻是長期的,必須運用戰略的眼光,否則機會稍縱既失。
在眾多的加入者中,一部分企業屬于投機者,賺一把就走,但是對更多的企業來說,布局的味道更重,在如此誘人的前景面前,誰能夠**搶占制高點,誰就有機會擁有市場先發優勢。
中國飲料行業現狀
一、前景誘人
隨著近幾年飲料市場教育的成熟,國內龐大的飲料消費群已經出現,市場份額也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遞增。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目前人均年飲用飲料量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以茶飲料為例,我國現在人均飲用量為0.4升,日本則達到20—30升,如果人均提高0.1升的話,那也將是多么大的一個市場。
二、利潤豐厚
原料的成本:“非碳酸類果汁飲料的利潤*大,市場零售價2塊錢的果汁飲料連包裝成本+設備成本只有7分錢,而易拉罐飲料則更低,僅有5分錢”,當然這里僅僅給出了飲料的生產成本,一個產品從生產到*終和消費者見面,還包括了研發成本、包裝成本、廣告成本、渠道成本等一系列的成本,但飲料行業的高利潤也由此可見一斑,這一點也可以從眾多的企業選擇在糖價高漲的時刻,逆市進軍飲料行業得到佐證。
三、進入門檻低
對于很多的企業來講,如果對某個行業不熟悉,企業一般很少敢貿然進入,但是飲料行業的技術含量卻非常的低,很難形成技術壁壘,只要有一定的資金,引進生產線就可以進行生產;而且,由于產品的技術含量低,很容易就可以模仿已有品牌的產品,這也造成了市場上的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
四、競爭激烈的假象與品類開拓戰
飲料行業作為近幾年發展*快的行業之一,雖然經過了水飲料大戰,果汁飲料大戰,碳酸飲料大戰,功能飲料大戰等一系列的戰役,但是這些戰役與其說是市場爭奪戰,更不如說是品類開拓戰更恰當些,因為對于以前認知里面飲料就是汽水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很多品類以前是不存在的,市場份額也是從零開始培育的。這些飲料大戰是建立品類的大戰,是消費者教育的引導戰,他們所面對的首要對手,不是同行,而是消費者。這些企業共同努力的目的,不是把競爭對手消滅掉,而是共同把品類蛋糕做大,是使飲料行業向寬度和深度兩個方向上開拓。例如,經過果汁飲料大戰,市場從傳統的餐飲行業,擴大到任何場合都可以飲用;在消費人群上,不再是以家庭主婦購買為主,而是擴大到所有的人群都適合,在產品濃度上,從濃度****的純果汁飲料,到各個區間濃度的飲料都有;在成份上,不僅有單一成份的飲料,比如橙汁飲料,還有含多種水果的混合飲料,例如農夫果園三種水果在里面。
五、**領導品牌還沒有確立
同品類產品之間的戰役還沒有正式打響,殘酷的淘汰戰還沒有全面上演,因此,彼此的地位并沒有穩定下來,**的強勢品牌并沒有出現。以茶飲料市場為例,雖然統一與康師傅占有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但是他們的地位還沒有*終穩定下來,可口可樂這個碳酸飲料的***,一直試圖在茶飲料這個品類站穩腳跟,繼天與地、嵐風、陽光冰爽果茶失利之后,2006年,又強勢推出“茶研工房”,與其相類似的還有養生堂,繼農夫汽茶無疾而終之后,今年又推出了農夫茶,他們這么做的用意其實很明顯,就是在還不穩定的市場占位,爭取一席之地。
沒有永遠的高利潤,只有暫時的暴利
一、洗牌即將開始
在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永遠不會出現一個暴利的行業,除非象中國電信等壟斷性行業,因此,飲料行業的利潤也將不會永遠的增長下去,行業的洗牌將是早晚的事。隨著飲料市場的成熟,產品之間的競爭將不可避免,品牌將向一批有實力的企業集中,一大批缺少品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會在大浪淘沙中消失。
二、價值回歸
價格戰是中國企業*擅長的競爭手段之一,而且各個行業屢屢有依靠價格戰而成功的異類,例如筆記本領域的神州,空調領域的志高。隨著同品類之間產品競爭的開始和同質化現象的日益嚴重,價格戰將不可避免,它的客觀意義將促進飲料行業價值的回歸。
三、品牌之戰
產品的競爭,*終是品牌力的競爭。隨著飲料行業的日益同質化,品牌將成為決定一個產品能否被消費者接受的首要因素,企業只有注重品牌力的塑造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消費者所認同。就象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那樣,雖然兩者在口味上有稍微的差別,但是這種差別并不是決定消費者購買的*重要的條件,相反消費者更看中的是兩種飲料所代表的不同的品牌文化,選擇百事可樂意味著年輕人的選擇,選擇可口可樂,則意味著所喝的是正宗的,是真家伙。提到這兩個可樂,不得不提到“中國人自己的可樂”——非常可樂,拋去品牌的東西,就產品本身而言,很少有人會喝出非常可樂比可口可樂難喝,甚至在不知名的測試中,有的消費者認為非常可樂的味道更好,但當一貼上品牌的標簽時,消費者卻表現出了強大的品牌傾向性,大家總是覺得,可樂是人家創造的,你生產的東西肯定不正宗,因此在選擇時視而不見,這也致使在一線城市幾乎看不到非常可樂的身影。
目前,企業主要把精力放在了產品層面的競爭,例如,農夫果園的混合飲料強調三種水果在里面,但隨著混合飲料的不斷增加,農夫果園如何和競爭對手相區隔,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內涵,將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