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6 來源:互聯網
牭宕起伏的2016年已然逝去,鄭棉指數*低9990元/噸,*高152 0173 3840元/噸,年內*大漲幅70%,在商品市場留下閃耀的一筆。筆者認為,資金超配大宗商品引發的普漲氛圍是外在驅動,棉花產業鏈大幅去庫存則是內在驅動,這兩大驅動力量合力導演了2016年的棉花大戲。展望2017年,去庫存挺進縱深,資金劍拔弩張,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國際資金看多棉花 主力資金通過對基本面的深刻理解,提前排兵布陣占得先機,對于行情的發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在2016年體現得****。如今,CFTC棉花非商業凈多持倉117474張,是CFTC有統計以來*高水平;非商業凈多持倉占比44.51%,是2004年以來*高水平。這意味著國際資金強烈看多棉花,并且押注了有史以來*多的頭寸,而歷次棉花大漲都伴隨著非商業凈多的增加,二者是正相關關系。 國際資金看多棉花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棉價處于歷史低位且低于生產成本,價格在價值之下,既然商品價格圍繞其價值上下波動,那么未來棉價大概率是上漲;二是全球棉花產業鏈正處于去庫存階段,隨著去庫存從量變走向質變,后市棉價必有一波大漲。如此看來,資金超配棉花是理性選擇,做多風險不高,潛在收益可觀。 去庫存挺進縱深 據1月USDA預估,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種植面積僅為4.39億畝,比上月數據下調12萬畝,延續縮減趨勢。而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種植面積高達5.41億畝,此后隨著棉價下跌, 種植面積不斷縮減,5年時間下降1.02億畝,降幅18.85%。種植面積下降引發產量下降,從2015/2016年度開始全球棉花進入供不應求時期。從近10年全球棉價與種植面積的對比中發現,要想拉動全球棉花種植面積上行,棉價需在80美分/磅以上。由于全球棉花消費穩中有漲,以52.2公斤/畝的單產估算,在種植面積增加到4.66億畝以前,全球棉花供需缺口會一直存在。按此估算,全球棉花種植面積需要在4.39億畝的基礎上至少增加2700萬畝,才能實現全球棉花供需平衡的目標。因此,即便棉價保持上漲,且年度均價大于80美分/磅,面積增量目標也得到2017/2018年度才能實現。況且,中國內地植棉虧損嚴重,2016年安徽每畝虧損約500元,山東每畝虧損約100元,面積縮減是大趨勢。據山東現貨商反映菏澤2017年改種辣椒、花生的農戶多,繼續種棉花的少。 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庫存為1974萬噸,庫消比為81%;中國期末庫存為1053萬噸,庫消比為133%。對比歷史數據可見,經過連續兩年的去庫存,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棉花庫存和庫消比均處于近5年*低水平。理論上2017年棉價高點要突破近5年來的區間上沿,美棉對應93美分/磅附近,鄭棉對應21000元/噸附近?;诟邘齑娴拿苤饕谥袊?,去庫存對價格的推動力量正處于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階段,筆者認為2017年鄭棉高點至少到19600元/噸,美棉高點至少到93美分/磅。 綜上所述,鄭棉大格局是上漲,在此形勢下皮棉生產成本是年度底價的重要參考,大概在15200元/噸,減去恐慌時的*端波動1000元/噸,14200元/噸可能成為2017年鄭棉鐵底,鄭棉波動區間14200—19600元/噸。眼下鄭棉圍繞15000元/噸振蕩,處于成本下限,也遠低于近10年均值17500元/噸,屬于被低估水平??臻g上已經到位,時間上還需要等待,具體可參照鄭棉的季節性規律,4月、6月、9月、10月、12月做多勝率高。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