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新零售時代,大數據和新技術將賦能供應鏈升級,由消費者定義業務能力和數字技術。
在此前2017中國服裝大會期間,同期設置了12場平行論壇和一場高端論壇,在聆聽完眾多與會嘉賓的演講,記者感受*深的一個詞就是——“數據”。當消費者成為主導,大數據已然成為新零售環境下,驅動整個供應鏈的通關“密碼”。而這,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服裝行業從過去的以企業自身為中心,由企業決定管理模式和信息技術的傳統零售鏈式價值鏈,正逐漸過渡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新零售環式價值網。目前服裝行業的**者正從全域營銷、大數據驅動研發、共創產業鏈、全渠道融合、智慧門店、品牌大數據等方面探索擁抱新零售。
而11月14日,畢馬威也發布了《破繭成蝶:新零售賦能服裝業—互聯網**大品類的魅力變革》報告。報告指出,服裝行業在此輪變革中將面臨全面數字化,消費者中心化及信息傳遞加速等行業升級,傳統服裝的行業復雜度在新零售變革過程中呈現出多種多樣創造性,并一定程度**其他相關行業變革。
畢馬威亞太區主席陶匡淳表示:“數字經濟將促進以消費者為中心,推動由B2C向C2B的商業模式轉變。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生產商和零售商實時跟蹤消費者的需求偏好變化,深度挖掘潛在市場,提供個性化商品,引導消費產品升級。同時,隨著中國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更加追求工匠精神和質量**,中國的產業結構也在升級,向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邁進。”
數據驅動制造
在消費者個性化驅動、共給側改革需求,以及資本的推波助瀾下,C2M已經成為近兩年服裝企業變革創新的一個大熱方向。“概念很不錯,前端沒生意,工廠做不了,老板不敢投。”定制加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梁威總結了四句話來表達他對C2M的重新思考。
他認為,C2M不僅僅是定制,它是一種先進的供應鏈的模式,它意味著要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消除不增值的中間環節,打通工廠與消費者之間的種種障礙。
而這一切的關鍵就是數據。服裝行業C2M定制化的**酷特智能對此就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酷特智能是紅領集團轉型升級的成果,歷時十幾年建成了獨具特色的“3D打印邏輯數字化工廠”,以數據驅動、人機互動,關鍵環節實現了智能化,全球協同、全員在線、實時同步,形成了工業化手段和效率制造個性化產品。
“過去我們*關注的是技術、資金、人才,現在是數據,數據和信息成為這個時代新的價值載體。”酷特智能副總裁、中國產業互聯網研究院秘書長李金柱稱,過去供應鏈靠部門驅動,效率很低,現在靠客戶的數據驅動,這種轉型的核心是組織關系發生變化,把客戶需求變成利益共同體,需要整合從客戶的交互、設計、生產、物流、平臺服務的全價值鏈,*終實現客戶數據指揮機器干活。
但靠數據驅動的C2M是否只適用于標準化程度高的品類或品牌,如何滿足消費者更為個性化的需求?一些創新企業做了嘗試。剛剛成立6個多月的漾一服裝設計研發中心切入了以定制打樣為核心業務,為獨立設計師及原創品牌提供一站式服裝研發服務,致力于打造國內*專業、*高效的研發供應鏈。
“我們在C2M方面的嘗試是面對獨立設計師,基于原創設計的多樣化收集寶貴的款式數據,也就是版型,我們擁有了4000個左右的版型,通過這些數據為獨立設計師提供可拼接的依據。”其創始人宗小美說,目前的初步成果是漾一服裝6個月內就成功服務了200多個設計師。
數據驅動倉儲物流
“通過物聯網及其背后產生的大數據,能夠解決服裝行業長期存在的周期長、效率低的問題。”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計算機與數據工程學院副院長李興森說,物聯網通俗來講,就是通過儀器、傳感器各種設備把物與物關聯起來,在服裝業的應用就將產生一些新的價值,比如可以優化生產流程、實時了解生產的進度;跟蹤質量;數據采集、管理;智慧物流,實時查詢;有效防偽、防盜;洞察客戶,掌握一手資料,以及數據累計,實現數據增值。
專注于打造智慧工廠、智慧倉庫和智慧門店的廣州理德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海軍同樣指出,新零售是以消費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零售形態,是物聯網+互聯網結合的智慧零售。
他表示,大數據簡單說就是互聯網+物聯網,就是虛擬+現實世界,所有數據的累加實時感知和預測。從新零售的角度,線上很多公司通過阿里、京東搭建了非常好的用戶體驗,但是線下的用戶體驗需要改善,品牌就需要通過打通線上線下所有環節,實現從產品供應到用戶體驗全供應鏈的改造,*終實現數字化驅動智慧工廠、智慧供應鏈、智慧門店,比如通過智能貨架、魔鏡導購等技術手段實現改善用戶體驗、大數據的采集。
而RFID就成為了將每一件服裝進行**身份智能化,掌握與采集數據的關鍵技術。“RFID能夠減少人力成本,加快供應鏈反映速度,同時預測銷售,庫存透明化,提升銷量。”張海軍說。
9個品牌、300多加工廠、3個物流中心、7000多家門店,152 0173 3840多個SKU的拉夏貝爾,以及150多個工廠、2個物流中心、170多家門店、10000多個SKU的UR便是理德服務的客戶,張海軍說,通過RFID平臺與企業原有的ERP等系統打通,將企業以往沉睡的數據重新匯集起來,*終實現了全供應鏈數據的互通與準確,減少了人力,并提升了用戶體驗。
數據驅動零售
“無論零售怎么變,但其根本的商業邏輯沒有變,任何一家企業都是做三件事,**獲取流量,第二轉化流量,第三延續流量,無非是在過程中間配置資源,把人和消費者的關系通過這三個邏輯打通而已。”云像數字新零售事業群副總裁沈陽說,基于對對數據價值的認知和理解,云像嘗試把多能的新物種公司在一個平臺上建立起來。
杭州萊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OO王皓也表示,門店原來是貨場,現在是人貨場,品牌要從這三個維度將門店數據化和零售化。**個是客戶在線,要實時了解客戶,有什么樣的標簽,第二個是智能交互,如RFID。
如此看來,數據其實正在驅動新的意義個體的崛起。數據效率及數據匹配效率,重構零售產業鏈與零售場景流。除了知人、知貨、知產,企業還要識人、識貨、識產,要讓預測能力本身形成更強的效率,數據的效率即數據的品類效率在重構零售的產業鏈。
沈陽表示,任何一個企業想做好未來的生意需要建兩個庫,一個是內容庫,一個是用戶標簽庫,用戶標簽和用戶內容做到一一對應、才能在將來的市場競爭中站立在潮頭。
“由于消費者個性化品質化的提升,由于營銷場景和交易場景的重合,導致要求企業必須自建內容庫并和目標群體實現一對一的互動。未來3到5年會出現一大批新的品牌,它們可能是老品牌迭代的,也可能是新品牌創造的。”他說,籠絡住自己的核心消費群是關鍵,每個企業起跑線都是平等的。
盡管數據價值越來越凸顯,但正如沈陽所言,對于企業來說,數據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漸的認知同頻,腦手同頻,他對企業定義了三個普適的階段:**是從0到1,一切思維要數據化、一切業務要數據化,要了解數據對企業的價值是什么,怎樣構建和應用數據模型;第二是從1到N,數據場景化,打造核心消費者在店面體驗的能力;第三從N到無限大,只有品牌和數據發生了關聯,企業才能具有跨界、跨品類、打通其他一切的能力。
而智能商業時代的開啟也催生了眾多新的數據獲取來源,除了RFID,現在也有了許多可以支撐的科技手段,比如帶來一站式商業系統解決方案的生迪智慧,集成了智能照明、背景音樂、安防監控的整套系統,不僅能夠為門店消費者提供更為貼心的體驗服務,還能夠利用用影像抓取識別技術收集消費者軌跡,做到客流的性別、年齡統計等數據分析。Sengled生迪智慧中國區銷售總經理周詠翔說,生迪智慧還能夠通過影像的分析技術,提升VIP的服務質量。
而移動支付同樣是一個很好的入口。北京邁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但沐霖說,真正接入了移動支付可以讓企業有更多能力享受到數據的服務和支持,“支付它是一個入口,不是一個工具。”但沐霖強調。
根據IBM的預測,2020年互相連接的設備將達到300億。這些智能設備不僅能捕捉社交和交易數據,還可以植入工業和生活設備中,像觸角一樣滲透到商業場景的方方面面。數據的進一步積累,必然會助推智能商業時代的開啟。
如此看來,基于數據賦能全域商業獲取長續競爭優勢,通過場景、互動、連接、體驗來提高品牌黏性,創造新客群、新需求和新服務,無疑已經成為服裝企業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中國紡織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