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下游紡織需求良好,等待新棉上市、倉單壓力釋放后,長期利多因素又將逐漸顯現,這個時間當在9月下旬,屆時,長線多頭買點及紡企*佳采購時機就將到來。
?
因天氣炒作的**沖擊波動已結束,棉價進入調整階段,或至9月下旬。
?
1、市場表現
?
本周,鄭棉進入調整時期,未來呈ABC浪,時間或至9月中旬。前期,因天氣炒作的上漲有明顯的5浪結構,可見,**沖擊波已結束。
?
今日,主力152 0173 3840合約報收于17625元,周跌幅1190元。
?
2、影響因素及分析
?
本周,鄭棉急轉直下,大幅回落,預示著新疆產區和美棉產區所遭遇的天氣炒作告一段落。盡管北半球的棉花仍處在關鍵的生長階段,但天氣所帶來的行情不要給予太大的期待。
?
現貨方面,出現回落。6月7日,3128B價格指數16461元/噸(較上日-201、較上周-291)。
?
6月7日儲備棉輪出資源3.00萬噸,實際成交1.80萬噸,成交率60.1%。成交均價14872元/噸(較上日漲505元/噸);折3128價格16446元/噸(較上日漲309元/噸)。截至6月7日,拍賣累計成交120.8萬噸,成交率為65%。可見,拍賣價有所企穩,后續供給依舊充足。
?
如今,鄭棉倉單繼續增加。截至6月7日,注冊倉單8466張,有效預報2250張,二者共折合棉花42.86萬噸(較上周+2.78萬噸)。可見,貿易商把期貨市場當成銷售渠道了。當1809合約到期時,其交割壓力會比較大。若是價格能回落至16000元/噸以下,那么,倉單壓力會迅速釋放,因為在此價以下是新棉的采購成本價了。若是倉單數量遲遲不能消化,那么,只能通過交割來化解壓力。這樣,調整時間會延續至9月下旬。
?
昨晚,ICE美棉出現跳漲,12月合約漲2.47%,報92.79美分/磅。其重要推手是:交易商預期中國明年將進口1000萬包(約218萬噸)的棉花。
?
本周初,中棉協表示,未來將增發進口棉配額,以滿足市場需求。按照當前國儲庫存,以及拍賣速度,估計至今年秋季國儲庫存或降至300萬噸的安全線之下。所以,擴大進口配額是遲早的事情。
?
據悉,近期國家將專門向棉紡企業增發一定數量的進口滑準稅配額。由于產需缺口只存在于中國,若是增加太多進口,那么,供應偏緊的狀態將不復存在,鄭棉價格或重新回到起點。
?
結論及策略
?
內外天氣炒作結束。若增加進口配額,緩解“去庫存”壓力,那么,調整有望延續。
?
今年下游紡織需求良好,等待新棉上市、倉單壓力釋放后,長期利多的因素又將逐漸顯現,這個時間當在9月下旬,屆時,長線多頭買點及紡企*佳采購時機就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