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10月25日,一則聳人聽聞的事故“王女士讓孩子喝了一杯自制的豆漿,*后導致死亡,而原因則被解釋為豆漿未煮熟。”的文章在許多媒體的微信號上流傳,一時間,許多讀者流露出驚恐:未煮熟的豆漿真的這么嚴重?今后該怎么健康安全地喝豆漿?
??為此,記者采訪了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市中醫院消化內科、營養科的專家們,這些專家均表示,臨床上沒有接到過類似病例。
??在專家看來,豆漿未煮熟確實會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但主要是嘔吐、拉肚子等癥狀,*少會出現中毒等情況。
??◆事件:“未煮熟的豆漿令孩子死亡”反復出現網絡
??細看多家媒體轉載的這個新聞,大概內容均是,“**早上,王女士匆忙給孩子煮豆漿做早飯,孩子喝完后,在學校出現呼吸困難等情況,隨后被送往醫院,但是為時已晚,孩子被宣告死亡,之后法醫解剖發現,禍首是未煮熟的豆漿。”
??在百度上輸入“孩子死亡,豆漿中毒”等關鍵詞,會出現許多條相關信息,但是點開多條信息后,記者發現,這些新聞的主角大多是“王女士及孩子”,而新聞的轉載時間有的是2016年,有的是2017年,有的則是2018年。
??但是,事件的發生地、具體時間等詳細則無從考證。
??◆臨床:三家醫院均未接診過豆漿中毒病人
??豆漿未煮熟,果真這么嚴重?我省有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例子?
??10月25日下午,記者**致電河南省兒童醫院宣傳科。
??“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急診科、消化內科等,醫生說沒接診過這樣的病人。”該院一位工作人員說。
??隨后,記者又致電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梁寶松,梁寶松是我省一位**的消化內科專家,在臨床上工作了幾十年,接診過各種病人。
??“我感覺你說的這個事有點聳人聽聞,我沒接診過這樣的病人,也沒聽說過其他同事接診過這樣的病人。”梁寶松說,豆漿未煮熟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就是嘔吐、拉肚子,很少有因此中毒的。
??“沒聽說過有豆漿中毒的,也沒接診過這樣的病人。”一聽這個問題,我省營養學專家、鄭州市中醫院副院長薛玉珠感覺有點不可思議,“豆漿中毒導致人死亡,太夸張了。”
??薛玉珠說,豆漿里含有一個叫“胰蛋白酶抑制劑”的成分,這個東西對身體有害,所以在喝之前應該把它破壞掉,而破壞的方法就是煮熟。
??“胰蛋白酶抑制劑遇熱會膨脹,所以會有一個‘假沸’現象。”薛玉珠說,因為這個問題的存在,所以,生活中如果人們粗心,會出現豆漿未煮熟現象。
??◆記者實驗:80℃豆漿幾乎沒反應 90℃左右開始沸騰
??豆漿的假沸現象是怎么一回事?
??對于這個問題,2016年時,本報記者就曾專門做過實驗。
??實驗中,記者將黃豆稱量并榨汁過濾,然后將其置于鍋中加熱烹煮,同時通過廚房專用的電子溫度計實時監控豆漿溫度的變化情況。隨后,記者發現,剛開始加熱不久,豆漿溫度變化顯著,隨后開始勻速上升。當溫度達到網傳的80℃時,豆漿并沒有出現沸騰的現象,只是鍋邊稍有小泡冒出。
??記者繼續觀察,當溫度達到90℃時,鍋里的豆漿開始有了變化,冒泡的現象變得愈加明顯。當溫度接近93℃時,豆漿在鍋內翻滾得非常厲害,若不是通過溫度計來判斷,很有可能會認為豆漿已經煮熟了。其實,此時距離100℃還有一定距離。
??通過實驗證明,豆漿確實存在假沸現象。
??“正常情況下,生豆漿煮10分鐘足可以了。”薛玉珠說,另外,現在家庭的很多豆漿機都是一體化豆漿機,也就是自動打磨加煮熟的,用這種豆漿機做的豆漿,基本不會出現未煮熟情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