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2日,埃塞俄比亞皮革行業代表團在農業部官員的帶領下,一行15人在參加完香港亞太皮革展(APLF)后,專程來中國大陸尋求同中國皮革行業的合作。
4月3日上午,該代表團隨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Wolde Hawariat G. Selassic先生一起同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就今后相互合作進行了友好會談。徐永理事長代表中國皮革工業協會會見了該代表團。
埃塞俄比亞地處東非,皮革業是其主要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埃過出口創匯主要行業之一。2003年,埃塞俄比亞皮革出口額占國內總出口額的17%,僅次于咖啡行業。國內原料皮資源比較豐富,國內原料皮供應量牛皮3500萬張/年,綿羊皮2100萬張/年,山羊皮156 0190 2607萬張/年。原料皮質量上乘,特別是綿羊皮粒面緊實,耐磨,很適合制作高檔手套革,山羊皮可以制作做鞋面革、正面及反絨服裝革。目前,國內共有20家制革廠,其中4家為國有企業。因塞俄比亞國家不允許生皮出口,該國主要出口酸皮、藍濕皮、坯革及成品革。由于以前缺乏交流,中埃雙方皮革行業直接貿易合作很少,埃方借此機會希望與中國同行建立聯系,并真誠希望中國企業到埃塞俄比亞建立合資企業。
隨后,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理事長徐永先生向該代表團介紹了中國皮革行業制革、皮鞋旅游鞋、皮革服裝、皮具等的情況。
埃方表示,以前埃國皮革半成品、皮革主要出口到歐洲國家,然后在歐洲加工或直接進入中國,該代表團想借此次中國之行,同中國制革企業直接建立貿易聯系。雙方還介紹了展覽情況,展覽是買賣雙方建立貿易關系、進行貿易交流*直接的平臺,雙方表示通過中國國際皮革展和非洲皮革展可以促進雙方皮革行業的進一步合作。通過展覽,雙方皮革企業建立直接貿易聯系,埃塞俄比亞的原料皮可以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中國的皮革化工材料和皮革機械可以進入埃塞俄比亞市場。*后,雙方根據會談所達成的共識簽訂了會談備忘錄。下午,埃塞俄比亞代表團還參觀了北京市卡巴奇五金制品公司。
4月4日,埃塞俄比亞代表團在中國皮革工業協會人員的陪同下從北京來到皮革皮衣之都—辛集。代表團**來到宏四海皮革有限公司,聽了公司領導的介紹后參觀了車間,并了解了埃塞俄比亞皮革行業的情況,埃塞俄比亞同行也展示了他們帶來的酸皮和藍濕皮的樣品,隨后生產情況,他們對公司寬敞的車間、井然的秩序和柔軟豐滿的皮革贊賞有加。在東明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埃塞俄比亞制革企業家們領略了我國優秀大企業的風采,跟公司領導進行相互交流后,公司負責銷售的同志陪同他們參觀了車間,并向客人介紹了公司*新開發出來的皮革產品,上乘的質量以及花色繁多的皮革種類另他們贊嘆不已。隨后,代表團又來到辛集市綜合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領導從進水池、調解池到氣浮、暴氣到*后出水向他們作了介紹。*后,辛集市皮革協會有關領導帶領他們來到巨龍皮革機械有限公司,參觀了公司全自控不銹鋼八角型摔軟轉鼓生產車間以及去肉機、削勻、拋光機等皮革機械的生產車間,埃塞俄比亞代表對皮革機械具有濃厚的興趣,表示以后將會從中國購買各類皮革機械。
4月5日辛集市皮革協會有陪同埃塞俄比亞的皮革同行們參觀了西曼皮革服裝有限公司和辛集名花皮具有限公司,向他們展示了我國皮革服裝和皮具等皮革制品的生產企業的情況。隨后辛集市皮革協會秘書長劉運鐸先生同副秘書長許岷先生以及辛集市主要皮革公司同埃塞俄比亞同行進行了會談,向他們介紹了辛集市皮革行業的歷史遺跡以及發展狀況。辛集皮革行業已經有400多年歷史,改革開放以來得到迅猛發展。辛集市投資2.5億美元先后建成了“中國辛集皮革城”和“辛集制革工業區”,實現規模化、區域化經營。全市擁有皮革企業1.73家,主要生產經營革皮、皮革服裝、裘皮服裝、尼克服、皮具毛領等,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9億美元,出口創匯3.33億美元,辛集市已經成為中國*大的皮革生產和銷售中心之一,2001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皮革皮衣之都”。埃塞俄比亞制革協會負責人Girma Belachew先生向辛集市的代表介紹了埃塞俄比亞皮革行業情況,并著重了其綿羊皮和山羊皮的優良性能,并展示了此次所帶來的綿羊、山羊酸皮和藍濕皮的樣品,對皮革的等級、價格等作了介紹。雙方表示將加強辛集皮革企業和埃塞俄比亞制革企業的合作。
埃塞俄比亞代表表示,通過這次中國之行,對中國皮革行業總體情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對以后同中國皮革同行的合作交流充滿了信心。